任诠: 解毒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

人气 2

【大纪元7月22日讯】2005年7月12日上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讲演,他放弃了原来的讲演稿,来个即兴演讲,确实表露了新党的一些真实理念。抛弃郁慕明讲演的许多光环,中心意思就是:要利用民族主义,和平保卫台湾,把中共战争的“祸水”引向外国的日本和美国。

  从郁慕明严肃的面孔,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在几天的所谓“民族之旅”中,被“南京大屠杀”、“大连大屠杀”吓破了胆,被日本的侵略战争吓破了胆。新党他们好像《东郭先生》一样,在中共这只狼的甜言蜜语说服下,欺骗了猎人日本和美国,挽救了中共这只即将灭亡的狼,狼得救以后,恩将仇报,暴露出狰狞的吃人本性,最后把台湾人民吃掉,也包括新党。新党害怕战争是没有用的,经济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战争,这是历史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像民进党一样,和全世界民主国家坚定的站在一起,用民主自由为旗帜,团结台湾广大的人民,面对中共的侵略行为,毫无畏惧,英勇斗争,才是台湾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代表。

  新党主席郁慕明讲演中“和平保卫台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想把中共战争的“祸水”引向外国的日本和美国,而大批李登辉和陈水扁的“台独”,继而大批民主、自由,简直就是引狼入室,比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的潮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制度竞争”,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牺牲台湾乃至中国的民主、自由,来“画龙点睛”,搏得中共的“大礼”。郁慕明带回台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只能是中共的“社会主义精神”。如果新党和中共站在一起,而不是和台湾人民及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最终会被历史所抛弃。

  归根结底是新党没有看清楚,中共年初制定了《反分裂法》,又约请国民党“和平之旅”、亲民党的“搭桥之旅”、新党的“民族之旅”,使在野党纷纷蹬陆,充分体现了中共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制定的“一手软,一手硬”的两面派策略,也就是人民说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中共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毛泽东的“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还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还是胡锦涛的“和平统一”,都是要和民主国家争夺台湾这个“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实现中共称霸世界,赶超美国日本,永葆红色江山,实现邓小平的“一百年不变”的宏伟大业。

  新党的“民族之旅”很有特色,他们的政治切入点选在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日,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连日俄屠杀纪念馆”、“芦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一系列具有抗日战争纪念意义的历史地点,到大学讲演,都突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建立的的特点,可见其良苦用心。确实,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是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到处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但是,郁慕明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讲演中,没有回答战争的根本问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这么多的战争?为什么中国人民生活在非常贫困之中?为什么中共不放弃封建专制制度?归根结底是:中国落后,是政治制度的落后;而西方先进,是政治制度的先进。中共现在还抱封建专制制度不放,连阿富汗、伊拉克、蒙古、俄罗斯等等都实行了民主制度,可以清楚的看到,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的潮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制度竞争”要比新党郁慕明的“动物比人更温和”的论调高明一些。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没有英国对美国的战争,就没有美国的独立;没有美国对日本的战争,就没有日本的“明治维新”;没有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就没有穆斯林社会的民主制度。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主要战争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牺牲了几千万中国人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中国因为封建制度的落后,才产生了战争,正因为有了中英的贸易战争(鸦片战争),才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了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台湾民主大选到八九民运等等。这里就近代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商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天演论》)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规律。我们人类就是在大自然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造就出来的,同时,我们人类又不断改造自然以求更好的生存。人类在改造自然求生存的过程中是不平衡的,总是处于竞争的过程中,总是有先进的民族异军突起,而落后的民族又奋起直追,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目前,人们公认的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因为,人类首先是自然人,然后才是社会人。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而人类的精神也是由自然决定的,有许多迷人的现象也只有到自然中去追索答案。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社会问题是迷惑人的,让人们眼花缭乱,找不到事物的真谛在那里?这也无怪于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司马迁也是站在历史的一定高度才写出千古绝唱的《史记》。今天,在世界进入一个新纪元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重新审视一下中国近代史,对它给予进一步公正的评价。

  鸦片战争确切的说是中英贸易战争,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向现代化社会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而不是中共说的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世界近代史应该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那么正规化近代史的上限与下限也应该按社会性质来划分,从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冲击下开始解体,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110年的历史。而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建立了“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台湾逐渐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成为中国现代化“复兴基地”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

  1、1840年开始的近代中国,面临着变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但是,世界从英国“工业革命”后,就从来没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以走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向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既所谓殖民地。现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都是资本主义殖民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独立发展的国家,各国的经济联系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了。历史证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经济关系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大,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生产与交换必然从一国一地发展到全世界范围。谁先加到入这个经济体系中去,就会按经济规律获得超额利润,反之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完全的封建社会,由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束缚,使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艰难缓慢。但按照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既外国资本主义的注入,中国也会慢慢的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看这话似乎有些道理,但深入的看这话说的不对,不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试问印地安人何时发展到资本主义?鄂伦春族何时发展到资本主义?如果没有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输出,许多少数民族也还处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中国是这样,亚洲是这样,整个世界都是这样。

  当然,整个人类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要经过一个非常艰难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规律就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既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促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使商品生产者不断竞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生产,以降低商品的价值,以在商品交换中取得超额利润。商品生产者竞争的实质是由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决定的,但等价交换的背后是不等价交换,既生产力状况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商品价值。那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以求在不等价交换中取得更高的利润。这样以英国资本主义市场为始点,市场在不断扩大,由欧洲向全世界不断推进。这种市场经济的推进过程,是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的,是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战争,既马克思先生称“血与火的时代”,则是这种规律在实施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形式。

  发生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开辟中国这块广大的商品市场,而中国封建社会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其对抗冲突的外部表现,所以是中英贸易战争。表面看是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实质起作用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我们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炮舰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资本主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从此中国在外力作用下注入资本主义社会因素,把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由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入到初步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社会,为中国全面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

  但是,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大家庭一员的步伐是缓慢的,这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扩大一样,这是由于中国历史原因及自然因素造成的。历史原因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及意识形态,自然原因是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等。但鸦片战争使它毕竟迈开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才有了第二步洋务运动,第三步戊戌变法,第四步辛亥革命,第五步台湾民主大选。那种认为帝国主义如不入侵中国,我们会更好,会缓慢地由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如按照他们的逻辑走下去,如今我们中国还是在扎着长辫子,三嗑九拜的行“咋”礼的清朝顺民呢,当然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所不允许的。当时清朝封建专制政权继续顽固地用一切手段维持固有的社会秩序,不打破封建专制政权这个桎梏,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中国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柄,只有靠先进国家的外力。所以,从心里说,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一件大好事,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经济),带来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政治),带来了解放中国人民的基督教“福音”(文化)。中国到底向何处去?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光明的中国。清朝的洋务运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华民国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共的改革开放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台湾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潮流,是世界的潮流,谁也阻挡不了。

  鸦片战争是中英贸易战争,是商品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功绩在于资本主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打开了中国这一广阔市场,而不是什么侵略中国、欺负中国人民。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社会进步要在竞争中付出力量的,就和个人奋斗先吃苦,然后才有甜一样。由于大量商品进入中国,破坏中国封建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资本家和工人。所以,中国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了。资本主义社会先进于封建社会,如果全中国都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取代半封建的生产方式,那么中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了,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了。所谓半封建半资本主义中国,是指封建社会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在经济上以开始逐步进入国际商品市场,丧失了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用了110年的时间,从原有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化,却始终没有转化好,资本主义社会却始终没有建成,始终停留在半封建社会半资本主义形态。到1949年以后,国共两党分道扬镳,走向两个极端。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到台湾去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了,共产党留在大陆代表封建农民阶级去试验马列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去了。可以说,国共两党都是刚刚从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政党,都带有封建专制的性质,但共产党是从本质上就存在封建主义的,走的是复辟封建社会的道路,而国民党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国共两党都是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政治组织,但它们由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别是生产方式的不同,所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必然不同。但在1949年以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国民党在台湾的资本主义实践是成功的,使台湾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台湾不仅在经济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在政治上实行了民主,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和国际市场形成一体,成为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了。而共产党在大陆试验是失败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是复辟了封建社会,有许多农村又倒退到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去了,它们走了一个大弯路,什么“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大陆不但没有进入现代化的社会,而且人民又重新过上了饥寒交迫的奴隶一样的生活。在中共即将灭亡的时刻,毛泽东死去,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实际是发展资本主义,才挽救了中共。但是,中共还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和现在的台湾资本主义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我们怎样接受?1840年以后,中国的主要矛盾由原来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又加上了封建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在这里反封建应该是首要任务,反对外国侵略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解决自身问题,使中国民富国强,才能谈到反侵略。从此,中国社会的革命斗争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了,中国革命任务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既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革命。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可以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开创了民族革命胜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大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这一胜利的标志。而民主革命在台湾由于有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地,使教育水平是当时东南亚最高的,普及了高中教育,国民党到台湾又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基本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在大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维护取得的政权,而不顾经济发展的规律,既当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也就是进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工就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了世界市场。在这种条件下,经济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人为的打破和割裂这种经济形式的国际化生产关系,而只能强化利用这种关系。中共到大陆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人为的打破和割裂这种经济形式的国际化生产关系,结果是一步步倒退到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公社制度”上面去了,而没有完成民主革命,至到1979年中共改革开放后,才迈出了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第一步,既开始新的“洋务运动”,而后又经过八九民运,既新的戊戌变法,目前正在向前发展。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民族革命成功的历史,而民主革命一直在大陆艰难的发展。因为,民主革命的胜利,是要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进行发展经济,而后水到渠成,而不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中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话)。打出来的政权,如果是农民打出来的,就是封建专制政权,例如:太平天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是资产阶级打出来的,就是资本主义政权,例如:法国大革命和中华民国。中共领导的革命以农民为主力军,所以是农民封建政权。历史的客观规律终究是不可抗拒的。

  先进的阶级和政治力量不管出现时候是多么弱小,但终要战胜貌似强大,实则腐败的反动阶级。中国近代史上往往是以进步力量的失败而结局,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无论那一次民族和民主革命都是有成功的一个方面。一次斗争失败了,又一次斗争起来,人民这种民族、民主的斗争,是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把历史推向前进,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

  在中国大陆民族革命是成功的,但民主革命是失败的,但这不是最后的结局,孕育着民主革命的强大力量,通过一次又一次斗争,最后一定能完成在大陆的民主革命。那么,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帝斗争如何评价呢?我认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是正义的。但这里面有一种是封建落后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闭关自守,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规律,以保住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人为的割裂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这种愚昧的盲目的反对所谓帝国主义的作法是反动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到处可见。

  首例就是鸦片战争,对于鸦片战争完全可以采取清朝“迟禁派”的意见。其次是太平天国运动,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划的蓝图,完全是一种倒退到原始共产主义或奴隶社会的落后生产方式,没有一点商品经济。义和团运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事件表面看是爱国主义的,但实质是一种假爱国主义。他们不懂中国落后挨打的实质所在,是落后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不懂资本主义社会先进于封建社会,更不懂商品经济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大市场的经济规律,而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社会制度。那种以为只要保住我大清江山,就是爱国,殊不知中国的寸土之地永远是中国的,不论是殖民地、租借地都必将回归祖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是美英的殖民地,到如今不也是民主独立、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了吗?经济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必然有先有后,而先进的必然战胜落后的,靠所谓拒资本主义于国门之外,是吸收不了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日本是中国的毗邻,对待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成果反映比中国灵敏的多了,中国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消息传入日本后,给日本的有识之士以极大的冲击。“何故堂堂仁义之大国清国败于无礼不义之丑虏英国?”(小西四郎《日本历史:开国与攘史》第八页)对当时的“锁国”政策精神支柱“华夷”思想和中国作为理想之邦的信仰,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开始动摇了。他们对中国“神州”的崇拜开始转变后,一些先进的知识份子一直在顽强地努力吸取外来先进思想与文化,不断批判“华夷”思想,逐步以西方代替中国成为了日本知识份子新的精神故乡,走上了全面学习西方的道路。在1853年美国巨舰大炮威逼国门,强迫日本“开国”后,他们的探索就更有紧迫感和更有现实意义了。1868年明治政权确立后,就“求知识于世界”,开始推行全国西方的政策。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日本在1864年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炮轰下关,直接镇压日本人民的反帝斗争。同样,日本便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日本民族要救亡图存,免遭印度与中国的厄运,就必须打倒腐朽、发动、卖国的幕府,就必须走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以臻富强的道路,由“尊王攘夷”向“倒幕开国”转向。这一点是和中国明显不同的,中国在外因作用下,内因变化缓慢,打一场战争变化一下,完全处于被动局面。而日本在外因作用下,内部很快变化了,首先不是反帝斗争,而是先打倒封建专制的政府,然后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总之,中日比较看,中国没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也没有一个可以代替清朝的政治力量,一味反侵略,结果还是封建专制,没有很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日本则不同,他们在外国西方大炮打击下,把盲目抗击外国的封建政府推倒,取而代之,继而“开国”,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里有一支可以代替旧政府的政治力量是关键。
  中国近代史所以充满苦难的历史过程,主要中国是井底之蛙,自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完善的社会制度,而只有火器不如西方。所以,一味追求“船坚炮利”,到头来还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们不知这是由于生产方式落后,从而导致制度、生产力落后等一系列恶果。例如:关于中国人口问题,有许多人说是由于中国地理条件决定的,那么,中国人口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有利于休养生息那?是不是中国女人能生孩子呢?外国女人不能生孩子呢?不是!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思想、人民的生活。中国农村生育失控和城市生育减少,这一明显区别也说明了这些。什么中国由于地理因素,女人能生育,这是骗人的鬼话。中共说“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近代史上一直没找到正确答案”(胡绳《中国近代史》),这真是胡说八道,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矛盾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是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封建统治者往往利用民族矛盾来维持保护他们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

  鸦片战争以后,进步的中国人看到了“师夷之长而制夷”,但外国人的长处在那里那?近代史对外国资本主义认识是太缓慢了,太由浅入深了。鸦片战争中国大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认为洋人的长处“船坚炮利”,这样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造洋枪洋炮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梯,是进步运动。中国近代史是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为主要线索发展的。因为,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历史,就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为主要线索,反映这一时期的进步潮流。而以农民革命的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起义——白郎起义——秋收起义是带有盲目排外落后性质的运动,虽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但这毕竟是代表落后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不代表这一历史潮流,而代表封建社会传统的改朝换代的生产方式。没有鸦片战争,就不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内乱,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洋务运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划时代的大事。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是 1860年以后,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为开端的。洋务运动陆续办了十九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四十个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运动还开始兴办各种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大批近代科技人才,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新式军队,加强海防等等。历经三十五年的洋务运动,为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初步基础,使封建的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现代化迈进,这一点正是洋务运动不容抹杀的历史作用。

  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中国全面推行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挽救、维护、巩固封建统治,给这台破旧的封建机器上添加一些新式零件,这是洋务运动致命的创伤。中国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又进一步唤醒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外国强大的根本,在于社会制度的先进。所以,又有了向日本学习的戊戌变法运动。这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运动,它的历史意义,不在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客观的进步作用,更不在于被镇压而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在于它点燃了爱国的民主火炬,号召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召唤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清朝政府是个极端反动的封建专制政权,用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制是行不通的,只有用民主革命的手段来打破这一封建桎梏。这是中国人民用半个世纪的斗争和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教训。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日本立即认识到了,所以有了明治维新,而中国只有戊戌变法之后才认识到,所以又有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不是以结束满清封建王朝为满足,而是要从中国土地上,永远根除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制度。但是,他们的革命手段仅仅用来对付作为上层建筑的封建政权,而经济基础并没有改变,这样就为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埋下了祸根。这和18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相似,革命成功固然是伟大的,但革命胜利后的路程和任务更加艰钜,要经过近百年的动荡才会稳定下来。中国和法国大革命一样,辛亥革命后,打乱了中国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从此中国动荡不安,战火纷飞,军阀混战,农民起义不断,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到中共的第二代领袖邓小平说“稳定压倒一切”,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真理之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稳定是相互吻合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社会越来越稳定,而社会越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完善,市场经济越发达。在这一点,西方的英、美、法等不说,就是台湾、香港稳定了一百多年,经济的高度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大陆战火纷飞的动荡也有目共睹。没有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没有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没有稳定。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号称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政治革命必然引起经济、文化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巨大发展,就是政治革命的连锁反映。一是资本主义深入民心,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潮流,势不可挡。二是由于在这个时期内,爆发了第一次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对中国压力减少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三是这时的中国由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各占一方,当时的中国政府是一个联邦式松散政府,各省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已经摆脱封建大统一的格局,和美国的洲立差不多。这样各省政府可以给老百姓宽松的政策,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自由了。所以,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飞跃发展,就不会同时有“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创刊,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生死搏斗,它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进行宣战,唤醒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不能以“五四运动”来取代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军号,而“五四运动”是在进军号中前进的蹒跚一步,是以实际行动来反对封建专制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共那种过度夸大“五四运动”精神是“青年学生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造反精神,是一种带有封建色彩的挑动。这种思想没有引导学生努力读书, 科学技术来救国教民才是正确的道路,而把一些头脑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引入歧途,大讲各种主义,参与破坏民主独立,破坏生产力发展的所谓革命运动中去,这是和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宗旨相悖的。

  辛亥革命留下的封建经济基础埋下了祸根,以后发生的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毛泽东的秋收起义和文化大革命等等,都是封建经济基础发生4而导致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经过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后来都为救国救民的国共两党,又主要至利于权力斗争,大打内战,对封建社会的改造始终没有完成。后来由于新的外力作用,既俄国“十月革命”起到了使国共两党加速分道扬镳的作用,日本入侵又使中国大乱,使中共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乱世英雄。一个带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台湾去实现他们报效祖国的理想,另一个到着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大陆重新建立封建制度开展狂热的共产主义试验,和台湾的国民党“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语)。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试验中,终于得出了结果,那就是在台湾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试验成功了,台湾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了,实现了新文化运动乃至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一个伟大结论是:只有全面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救国的惟一正确道路,也叫必由之路。正如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在大陆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失败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思想依然支配影响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到了1976年毛泽东死去以后,邓小平出来领导改革开放才吸收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十多年的来获得长足发展,这叫殊途同归。日本有两次战败投降,一次是1864年在美英等国炮舰的打击下投降,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惨败投降。但他们转变的是那样迅速,前次马上抛弃了中共老大,而认美国为老大,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政治,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解决了国内封建五权,把要反对资本主义的武装力量的所谓爱国主义,实际保卫封建政权的顽固势力镇压下去,而后全开国门,所以日本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壮大了。

  3、中国近代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花了1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说没有转化好,反帝发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始终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滞留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畸形状态,近代大工业体系也始终没能完全建立起来,仍然是一个小农经济小手工业为主的贫穷落后国家,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又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历史潮流。晚清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企图借助传统的封建淫威,做现代化的“拦路虎”,结果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不得不宣告结束。爬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妄图依杖北洋军的实力,恢复帝制,把共和拉向倒退,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蒋介石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是有功绩的,但他急于求成,维护什么中国大统一,到头来不得不败逃到台湾,卧薪尝胆,继续创造顺乎历史潮流的,中华民族的资本主义 “复兴基地”。可以肯定的说,台湾创造的英雄业绩,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成果的保存和发展。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两宋等都是在大乱之世,偏南一隅,但保存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大陆留下的是主张全盘西化,用马列主义代替中国传统文化。而实际上实行封建制度,把大陆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不毛之地,什么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毛泽东、慈禧太后、袁世凯、邓小平他们的共同的思想根源都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都想当皇帝。毛泽东让人民高呼 “万岁”,发动了和太平天国“天京变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文化大革命”,不是真心实意的去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称帝的野心,也一样在人民的反对声中悲惨的死去。历史证明,具有五千年悠久明文的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决不甘心落后的地位,一定要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赶上历史的潮流,跻入世界强国之林。

  当然,对于历史我们不能高谈阔论,怨古忧人,有许多事件都是有历史的必然性的,就说有人说“马列主义必然在中国胜利”一样。一种新的学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种带有欧洲新创立宗教色彩的思想和俄国封建皇权毒素的“乌托邦“式的理论,必然和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相结合,而产生一种新的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所谓毛泽东思想。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十分曲折,十分艰难的,一度被马列主义诱惑而误入歧途,但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因为,中国生产力太落后了,不能和日本、台湾相比,而只忍辱负重,用千百万中国人的身躯去铺路。到今天我们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可以看到,只有学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科学技术,带来了民主制度。

  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希望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支持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而不是中共的共产主义统一中国。可以预见,台湾是中华民国的台湾,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台湾是台湾人民的台湾,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台湾,民主社会制度的台湾是台湾人民自己说了算,而不是那个政党,民进党代表了台湾人民,所以才能执政。中共希望利用三个在野党影响台湾下一界民主大选,只能是抱薪扑火、水中捞月,下次民主大选,民进党还会取得胜利的!

  希望,新党主席郁慕明引用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才是他们的真正愿望,就是对待中共必须要有一场民主革命!哪怕是阿富汗和伊拉克式的民主革命!

  来源:新世纪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诽谤阿扁 李庆元判6个月
任诠:反腐败依然是唤起民众的大旗
新党主席选举  郁慕明连任
新党吁政府执行公权力护渔 迫日本谈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