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无毒蔬果 有机农耕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6日讯】速效化肥宛如双面刃,提高农作物产量,却使人类走上“化学药品泛滥”的毁灭困境。尊重天地,与大自然共生,人类与环境才有永续生存的机会。

全球有机意识渐抬头

近几十年来,台湾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国人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为此,国人对于生活品质相对也要求许多,尤其对饮食安全,非常重视,而标榜着干净、无农药且安全的蔬果产品,便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有机农业”又称自然农法、再生农业、生物性农业或生态农业。各国对于有机农业的定义,随着国情发展不同,尚未有一致标准,只能大致归结其是一个尽量使用天然生产素材,不使用化学合成物,崇尚自然生产法则,强调与生态共容的农业生产系统。

各国对“有机农业”之定义为:

f?美国农业部(1980年)-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及饲料添加物的生产方式。
f?美国人Liehardt & Harwood(1980年)-是一种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及农药,配合豆科植物之轮作,利用农场内外废弃物及天然矿物,以维持农业生产之耕作方式。
f?日本农林水产省(1998年)-维持与增进农业自然循环机能,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及农药,依据土壤性质发挥农地生产力,尽可能降低环境负荷所采取的栽培管理之耕作方式。
f?英国-不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以厩肥、堆肥来维持地力,并采取轮作制度与栽培深根作物的耕作方式。

台湾有机农业发展

台湾有机农业之定义,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于九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公告修正之“有机农产品管理作业要点”中:有机农业为遵守自然资源循环永续利用原则,不允许使用合成化学物质,强调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平衡之管理系统,并达到生产自然安全农产品目标之农业。

就“有机”一辞涵盖的范围来看,它包括了生产管理系统和产品本身两个层面,前者重于耕作面的技术,称之为“有机农法”;而后者称为“有机产品”,则是有机农法经营下的产出物,例如:有机蔬菜、水果等。“有机农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耕种方法,只凭着“自然力”及“地力”来栽培作物,不依赖化学肥料或农药,但并不意谓着它是采取放任主义的农业。而较严格的定义,应是在农地上至少有三年以上未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包括农药、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杀草剂、杀菌剂和抗生素等),在此土地上的农产物,才是真正的有机农产品。因为一般曾施用过化学合成物的土壤,至少得经过三年的休养,才能将土壤中的残毒慢慢去化。

一些国外的研究指出,有机产品的生产成本平均比传统农产品要高出六成以上,而产量则减少约20%,以致其售价也相对较高,而一般有机农产品因不喷洒化学药剂,也容易导致其在外观和储藏耐性上比不上传统农产品,甚至有纤维素较粗等情况发生,影响产品的咀嚼品质。即便有机产品保有上述自然的“特点”,生产和消费有机产品,仍不失为一种利于自己健康,且有利于大众及环境的行为,此理念唯有借助教育宣导,才易于达成。

尊重天地的古老农业耕作

  回溯人类生产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起,人类历经漫长的无化学肥料或农药的时代,一边向大自然学习,撷取大自然的资源,一边运用前人的智慧来耕种。然而近半世纪多来,人类却在“粮食增产”的名义下,以追求大幅产量与品质提高之耕作方式,过度仰赖速效性化学肥料及农业药剂,无视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运作,走上了“化学药品泛滥”的危险道路,不仅造成土壤性质劣化,地球几十亿年宝贵的自然生态体系也日益遭受破坏,我们自身安全的饮食生活也受到威胁。

因此,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农业虽为传统产业,却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为维护农业经营之永续性,以及避免人类健康受到化学毒物的残害,先进国家都已积极推动有机农法,鼓励人们消费有机食品。

自然农法并非完全否定近代科学的力量,从技术面来说,自然农法其实是在充分发挥土壤本身拥有的力量之前提下,有效利用传统农业智慧及现代农业科技各自的优点,生产品质优良及安全的农产品,进而产生出来的“新农业”。摘录整理自陈琦俊(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刊物总编)“无毒蔬果 有机农耕”一文◇@(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