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及其一生(三)

《忏悔录》:心路历程的象征与写照(1)矛盾重重的童年
石朝颖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

(1)矛盾重重的童年

……纵使你得到了普天下的名利,
若丧失了灵魂,
为你有何益处呢?……
《圣经》——新约(马可福音八章三十六)

公元三五四年,在北非的努米迪亚(Numidia)省,离希坡(Hippo Regius)不远的塔迦斯特(Tagaste)小城,这年的十一月十三日诞生一位改变历史的人物——圣‧奥古期丁(St. Augustine)。因此,也使得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在研究古代西洋的教会历史上,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泣。
奥氏的诞生地塔城〔即今日阿尔及利亚(Algeria)的苏‧克哈雷斯(Souk Ahras)市〕原来是属于基督教的多纳徒教派的,晚近才改属大公教会。影响奥氏一生颇深的母亲莫妮卡(Monica)在当时,就是一位性情温和、慈爱而十分虔诚的基督徒。但是他的父亲帕提修(Patricius)一却是一位性情凶暴,纵欲无度的“异教徒”(指非基督徒);而且在当地还是一位颇有地位的商人,但并不十分富裕。
奥古斯丁的矛盾恪性,早就决定在他所承继的血源里:他从父亲那里,遗传了一种纵欲的倾向;同时却从母亲那里,承受了一种追求上帝的宗教精神。
在他早年的灵魂深处里,“善”、“恶”的两种势力,时常发生争斗,而“恶”的势力常占优势,把他带入堕落的深渊。这足以说明,为什么他后来会在那个专门倡导善恶二元论的“摩尼教”(Manichaeism)中,沈沦了几乎十年之久。

奥古斯丁七岁那年,开始在其出生地接受教育,但他似乎并非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小孩。他自己在其伟大的作品《忏悔录》中,也坦白的承认。他说:“童年时,我既不爱读书,又恨人家来强迫我去读书。……他们所以强迫我读书的目的,无非是想满足他们媚俗的体面。可是,主呀!……你一面利用人家的强迫来增进我的学问,同时也一面利用我的懒惰,来谴责我的罪过。……”(注)
十一岁那年奥古斯丁离开家乡,由他的父母送他到马道拉(Madaura)城,学习拉丁文法学。该城为异教文化的中心地,他在这里求学达四年之久,一方面对他日后的拉丁文学和思想建立了基础,但同时也受到该城的异教风气影响颇深,种下了他后来生活放荡的习性。
从他的《忏悔录》中,我们知道他讨厌学习当时非常重要的希腊文,也不喜欢读当时十分流行的希腊文学作品。他自己的理由是:“然而,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厌恶去读那些充满相似神话的希腊文学?荷马(Homer)的作品,写的技巧真不错,但充满着迷人和不真实的神话,虽然当时我还是一位小孩,但我已不能忍受它了。我想当时在希腊的学童,假如人家也强迫他们去读维吉尔(Virgil)的拉丁文作品时,恐怕也要和我一样发生相同的反感吧!实在说起来,一个人要想搞通一种外国的语言,真是件难事。用外国的语言写成的小说,不管是如何的奇妙,但总是会被其语言本身所带来的困难冲淡。当时,我对希腊人的语言,可以说是门外汉,但我的师长们,却用各种恐吓的手段,强迫我去学习。
相反地,我学说拉丁语,却是在奶妈们的吻爱,以及亲友们的玩笑中进行的, 绝对没有什么勉强气氛。……因为我要别人了解找的思想,所以我自然会努力的学习去用拉丁语说话。
由此可见,在自由的好奇心中学习,比任何强迫恐吓的手段,来得更加有效……”
奥古斯丁的童年,可以说是在一种矛盾重重的学习环境中渡过。他一方面讨厌被迫去学希腊文,但却因此也读了一些希腊神话的文学作品。他虽然批评了希腊神话的“诸神淫乱史”,但他亦因此而被影响,使他日后也过了一段淫乱的生活。

注:关于引用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字,我除了依据英文本:Confission of St. Augustine (Edited by Sheed and Ward)外,亦参照了由应枫先生译成中文的《忏悔录》。(光启出版社发行)
本文整理自:《自我觉醒的卑微种子》 石朝颖 着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笛卡儿(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五O年)是法国的哲学家,人们称他为西洋哲学的“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方法”就是所谓“怀疑的方法”。他认为虽然我们“怀疑”,但又必须有所行动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最好就是坚持以当初开始的态度,一直持续到底。
  • 在十八世纪的德国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点三十分的时候,都会很准时的看见德国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于1724—1804年)出门散步了!
  • 总之,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他问到“人”的问题,也以“人”人的整体做为中心,顾及各方面,连哲学史中不太注意的问题,他也提出来讨论。他把“形上学”、“伦理学”、“知识论”、及“宗教哲学”都融于一炉。换句话说,他用,“理性”和“信仰”来建构他的哲学体系。康德的哲学是整体的,在这“整体”中,有一切学问在内。
  • “寓言”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学体裁,由于早期人类穴居野处,以大自然为家,与禽兽为伍,凭着人类独具的想像力,于是将大自然中的万物“拟人化”。因此,人与野兽之间就有情感关系,人与花草树木之间亦有友情存在,寓言中狐狸也说起人类听得懂的语言来了。
  • 古代的哲学家喜欢从大自然的变化中,观察到一些“大自然的变化法则”,然后应用它们来对我们的生活,提出一些永远不变的道理。例如:自古以来对“水”的观察,从水在大自然的运行中,足以让许多的哲学家沈思,进而带给我们启示与学习的“智慧”,使我们发现了水的哲学。
  • 这里要和大家谈的“孟子的气”,其中的气字,不是指生气的气,而是指一种精神修养上的“浩然之气”。
  • 庄子他很喜爱用寓言故事来诠释“人生哲学”。例如,在他的哲学导论《逍遥游》中指出:我们要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就必须不被现实的物欲所约束,才能像大鹏一般,海阔天空的飞行。
  • 六祖惠能(公元632——713年)是唐朝时代一位大思想家。为什么称他叫六祖呢?因为他是佛教传到中国后“禅宗门派”的第六位正统继承者。
  • 伟大的历史人格,
    引导我渡过患难。
  • (一)当伟大的希腊文明让位给罗马帝国时,已经证明了罗马帝国只有强大的武力,但缺乏深厚的文化,所以罗马人只好大量的输入希腊的文明,连希腊的神话,也被罗马人抄袭而换了罗马人的拉丁名字。谁知一向以穷兵黩武,战无不胜出名的罗马军队,竟也败在北方的日耳曼蛮族的手中。首先在文化上不如希腊人,现在又在武力上败给了别人,这已足以使罗马帝国衰亡了。然而更严重的是罗马人的信仰之瓦解,产生了许多的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