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会提醒民众 鱼罐头打开宜立即食用

标签:

【大纪元9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幸嫚香港十五日电)香港最近发生毒鱼事件及注册鱼场名单闹剧后,使得港人对于食品危机意识加强;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日前测试市售二十三种鱼罐头,全都合乎国际规定,但发现如果开罐后不立刻食用,鱼肉中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组胺”含量就会超标。

消委会表示,香港没有法令规定鱼肉的“组胺”含量,因此根据国际标准,每一千公克鱼肉不得超过两百毫克“组胺”。消委会测试市面上四十三种鱼罐头及三明治样本,结果发现样本在一般情况下,“组胺”含量都是远低于标准,但开罐后在室温环境下二十四小时,“组胺”含量就超出国际标准九倍,食用会出现“组胺中毒”,包括口部刺痛灼热、呕吐和出疹等现象。

此外,消委会也检查二十间食堂处理鲔鱼三明治的方法,发觉其中四家店里冰箱的温度只有十五度,消委会认为,夹鱼肉的三明治准备好后,存放也不应超过两个小时。

消委会建议市民,开罐后应尽快进食,或是放入冰柜以防组胺中毒。购买鲔鱼三明治时,也要留意冰柜温度及食用期限。

相关新闻
中国对东莞厂商加强查税  台港业者受影响
港经济学者:迪士尼乐园经济效益被严重夸大
意大利人学咏春拳 出拳速度破世界纪录
迪士尼主席说要在香港建第二座乐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