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企银流标 二次金改品质与正义不容忽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湘欣台北十八日电)台湾企银标售案日前在历经开标与议价过程后,终究宣告流标,二次金融改革能否如期完成,近来被外界打上问号。学者指出,金改想要成功,恐怕不能单靠“老王卖瓜”,程序正义更不容忽视。

辅仁大学金融所所长叶银华表示,从这次台企银标售的失败来看,除了官方说法的劳资纠纷因素,最重要的,可能是政府得先自问,公股银行为何如此“卖相不佳”,彻底检讨,金改才可能有未来。

他指出,台企银在民国八十七年就民营化上市,财政部公股与台银、彰银、一银、华银、土银等“泛公股”所控制的台企银股权,仍在50%以上,也就是台企银一直是由公股派任的经营阶层管理。

结果,这些年来,台企银每股净值不但没有增加,空有上兆资产与 124家台湾国内分行,最后还是被认为卖相不佳;过高的逾放比等不良资产,买家根本不愿出高价。叶银华指出,谁说公股银行绩效就一定不好? 新加坡最大银行“星展银行”(DBS)就是公股银行,不但绩效不错,更是东南亚最大的银行。

台企银流标后,连财政部都不讳言,台企银资产品质不佳,财政部官员更将台企银比喻为公股银行中的“后段班”。

既然陈水扁总统宣示金改方向不变,目前包含台企银在内,公股银行都要专心致力体质改善与组织改造。至于未来如何达到今年底公股银行减半的目标,官员说,台企银公股若要再度释出,应该不会循同样的标售模式。依据公营事业移转民营条例,公股可以释出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包含出售股份,或如侨银一样,先减资再增资也可。除了台企银,也不排除从其他公股银行,如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信托局先做起。

另外,官员表示,除非有综效出现,应不至于进行公股银行之间的合并,以免遭外界质疑“为合并而合并”。官员指出,金改不因台企银标售失败停滞,公股银行都会持续进行体质改善,国营银行如台湾银行与土地银行等民营化时程也不变。

铭传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李礼仲则表示,金改方向是正确、应受肯定的,但不能因为举着正义的大旗,而忽略程序上的正义。

他说,政府从事二次金改,除了要注意所卖的公股银行是否逾放比过高,资产品质不佳,还得考虑有没有贱卖国产,以及员工权益等问题,但不管有多么复杂困难,都不能因此忽略程序正义。

李礼仲举例,财政部以现行法律规定为由,指台企银这次的公股标售非出售资产,不需要向立法院报告,甚至称如果连这样都要向立法院报告,未来的民营化会很难。但他认为,担心立院审议品质,与应不应该跟立法院报告,应该是两回事。

他说,不管这次台企银或上次彰银,财政部在进行标售时,很多事情都不为外界所知,名为保密与国际惯例,但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购并交易,相关当事人都有权可进行了解,其中包含工会。李礼仲表示,再怎么样都应让当事人可以委托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对过程进行了解,证明整个过程的公正性,唯有过程透明,才能让外界对金改有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