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廖广义 医心奉献

人气: 7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十四年前,为了一场山地义诊,台大外科部教授廖广义不幸在清水断崖被落石砸成重残,但他没有被打倒,不但咬牙重披白袍,持续看诊、研究,更指导超过两百台手术,成为医界传奇。下周一他将届龄退休,但仍将重回台大,担任兼任主治医师,将余生奉献给病患。

受伤后的廖广义,因脑部基本核仁受损,虽不妨碍记忆思考,但运动功能受创,四肢紧张僵硬,须以轮椅代步,因舌头僵硬而口齿不清,看诊时,得由秘书帮忙翻译,十四年来始终如一。

前晚台大外科部为他举行盛大欢送晚会,能与逆境一路奋战到荣退,廖广义既高兴又感慨。他说,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能活到现在,真的很不简单,心中也充满感恩。

当年五十二岁的廖广义正意气风发,还从台大被借调到省立桃园医院当院长,但这场意外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因伤重大量失血,输血量高达三万八千西西,长达八小时的休克,引发多重器官衰竭、脑部萎缩,在台大、慈济、荣总、三总等医院发动百余名医护全力抢救下,突破重重难关,才挽回性命。

尽管劫后余生,半年后也恢复看诊,但咬牙复健多年后,成效却有限,无法行走、重返手术台梦碎,令他产生自杀念头。不过,担任妇产科医师的太太江千代斥责他说,他没资格自杀,这条命是大家拚命抢救回来的。

渐渐地,他终于想开,将心思专注于病人身上。前年更完成“我的生命奋斗历程─谈重大创伤之诊治”教科书,以自己遭遇重大创伤、死里逃生的亲身经历,针对传统临床医学论点,进行修正。

回首人生逆境,廖广义并不以为苦,他自比“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尽管体力不如以往,仍将继续为病人服务,至少要看到七十岁。

——————————————————————————–

伤后指导开刀 破两百台

〔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台大外科部教授廖广义专攻内分泌外科,他说自己受重伤后,最大的改变,就是能真正体会病患的痛苦,对病人也变得更亲切,而看到病人好转,也成为廖广义坚持奋斗的最大动力。

三十三岁的王小姐,因罹患甲状腺机能亢进,两、三个月前,辗转到台大门诊,初见廖广义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不禁怀疑他的能力,但廖广义解说病情详细又有耐心,让她知道找对人了,终于能安心服药,准备在年后接受手术。

廖广义说,受伤之后,他的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想法更“实际”,放弃了许多“幻想”,研究虽被迫中断,但也因此能全心行医。尽管罹病后行动不便、面无表情、咬字不清,但他依旧参加国内外医学会、积极吸收新知。

开过八千多台刀的廖广义,是甲状腺疾病权威,虽然已无法再亲自开刀,但仍经常全程指导学生开刀,伤愈至今指导开刀已破两百台,功力不减当年,去年更协助诊治一位罕见严重甲状腺肿大的病例,成功救回一位年轻壮汉。

廖广义表示,那位三十出头的男子,因甲状腺机能亢进,引发甲状腺异常肿大,颈部切除的肿块,竟重达四百克。太太江千代说,丈夫协助拟定手术计划,先花三个月时间为病患控制病情,再选择适当时机开刀,手术中更全程指导,并参与术后照护事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