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育部部史室展出早期禁歌禁曲档案文件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二十六日电)“何日君再来”、“热情的沙漠”、“卖肉粽”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戒严时期由于“歌词不合时宜”等因素,全都在禁歌之列。今天上午开幕的教育部部史室,展出早期列管歌曲的仿真复制文件,厚厚几大册文件列出上百首禁歌禁曲。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一首是被邓丽君唱红的“何日君再来”,一首是旅日歌手欧阳菲菲的招牌歌“热情的沙漠”,这两首红遍台湾大街小巷的歌曲,早年却都被列管为禁唱歌曲,上百首列管禁唱歌曲文件,都由教育部保存。

教育部主任秘书吴财顺表示,早期查禁、列管歌曲,是警备总部的业务,后来警总将部分查禁列管歌曲业务,移交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主管,因此教育部档案室中,还保有大量禁歌禁曲的原件,而在教育部部史室展出的档案,全都是仿真复制品,可以放心翻阅。

一份载明“何日君再来”列为禁唱歌曲的文件,是警备总部于民国五十三年发给教育部的文,理由是“何日君再来”已于民国三十九年被禁,却有某家广播电台,于电台节目中播出这首禁歌,警总因此发文给教育部,重申“何日君再来”列为禁歌,不宜播放。

禁歌禁曲业务由教育部主管后,民国六十三年,教育部分三批列出禁歌禁曲,厚厚三大册文件记载了上百件列管歌曲的创作者,以及歌词内容,这些歌曲被禁的理由,都是“颓废消沈,影响民心士气”,而“热情的沙漠”就在六十三年第二批被禁歌曲之列,同时期的禁歌禁曲还包括姚苏容的“我不能没有你”。

脍炙人口的台语歌曲“卖肉粽”也于民国六十八年,被列为禁歌禁曲,文件上记载的理由是“歌词不合时宜”。

这些禁歌禁曲文件不仅让年轻一代大开眼界,也让首度参观部史室的教育部长杜正胜、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曾志朗等人非常感兴趣,他们都表示,当年被禁的歌曲实在太多了,因此列管文件中的歌曲,几乎没有他们听过的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