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他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

——沉痛悼念林牧先生

傅国涌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10月17日讯】10月15日晚上,有朋友来短信说,林牧先生可能走了,打他家的电话没人接。我回复说,一有消息,马上告诉我。今天一早,我刚起床,手机响了,一位长辈来电,林牧先生已经于昨天去世。我已经七年多不见林老了,他还不到80岁,想不到就这样在午睡中安然离去,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一整个上午我都被一种悲怆的气氛薄雾般笼罩着,虽然外面阳光朗照,街道上车流不息、人来人往,一切都仿佛是那么祥和,那么和谐。一个79岁的老人,一个长时期来为中国苦心焦虑、不安的老人,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开了人间,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两头真”的一代中,其实林牧先生不算是年长者,外界总是说,他是胡耀邦的秘书,实际上,他只是在1965年胡出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时当过胡的助手,当时他的职务是省委副秘书长,不是秘书。此后他的命运便与胡耀邦连在了一起, 胡在陕西推行百日新政,遭遇顶头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强势的抵触、反击,胡被迫离开,包括他在内追随胡的一批干部从此被打入另册,成了所谓的“反党集团”骨干,饱受迫害,几度自杀未遂。1978年11月,他获得平反后,先后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副秘书长、国家科技干部局局长、中共西北大学党委书记。1989年春天,胡耀邦猝然去世,他受到大学生民主热情的感召,他写下了《致大学生的公开信》。从此,他就与这个体制渐行渐远,在生命最后的十、七八年中,他不停地思考、说话、写作,呼吁民主、自由,与各种各样的人们接触、交流。他以勇者的姿态横站着,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熟悉外电的人一定熟悉他的名字和声音。

林牧先生的女儿说,她们全家人敬仰他活得有尊严,走得也有尊严。我相信,所有关心中国命运与前途的人,此刻都会和他的家人一样真切地感受到沉痛和哀伤,也同样为先生有尊严地过完他的一生、有尊严地离开而感到欣慰。

我与林老最初结缘是在1995年春天,距今已有11年了,其实我们只有两面之缘,那是1999年夏天,我到西安,曾去了他家两次,和他有过两次面谈,老先生留我吃他们家自做的面条,我吃得很香,看他也吃得很香,当时他已72岁。那些年,我们之间有过许多通信交流,他爱写旧体诗,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相当的造诣,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字里行间却有一股正气。他到晚年仍笔耕不辍,他曾想以自己的稿费接济因为争自由而陷入困境的人们,微薄的稿费杯水车薪,当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他的用心还是感动了许多朋友。人们尊敬他,是因为他只要保持沉默,或者妥协一下,完全就可以安享余年,过他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另一种生活。他晚年扮演的角色实际上也就是安徒生童话中直言皇帝什么也没有穿的那个小孩。他有天真的一面,到老都是那么纯真,不像是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倒像是一个童心未眠的青年,在知人论世上看不出他的世故、老成,许多青年人喜欢与他交往,也是因为他随和,没有什么大架子,像个大孩子似的。与那种官场上浮沉多年,历练得滴水不漏的人不同,他性格的优点和缺点都是藏不住的。与他交往较多的人,都不难体会到这一点。他是乐观主义者,对前途总是怀抱着希望,而且他容易轻信,也容易激动。他为一些人所嫉恨,他的直言无忌少不了得罪人。他为一些人喜欢,他有他可爱的老天真的一面。他为更多的人尊重,他的言行事迹俱在,公道自在人心,历史自有公论。

林牧先生在午睡中安然离去,永远离开了所有爱他、敬他的人,但人们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他那些怒发冲冠的时候,拍案而起的时候,当然还有他那些富有战斗精神的思想、言论,他没有白活这一生,他至死都在乐观地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无论环境是多么险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今天悼念他,也足以让未来的人们记起他。@

2006年10月16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邓永亮:公安部国安部要给林牧先生过生日
沉痛悼念林牧先生逝世!
前胡耀邦秘书林牧先生去世
胡耀邦旧属  中国民主人士林牧猝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