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吁 对中采预防性军事行动

标签:

【大纪元11月14日讯】〔自由时报编译俞智敏/综合报导〕根据美国近来情报显示,中国已加速攻台准备工作,除了把八百枚飞弹对准台湾之外,更针对美国在全球及台湾国防设施发动电脑攻击,并增加相关情搜与间谍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正持续加速军队现代化、改善核武能力,并成立一支快速攻击部队。中国上个月更疑似利用陆基雷射武器攻击美国通讯卫星,中国这些举动,已加深美军高层官员疑虑,认为中国正打算与美国及其太平洋地区盟国公开对决。

中国已是美“迫切的威胁”

华府智库安全政策中心资深东亚研究员史戴柯贝克12日在Monsters and Critics.com网站上为文指出,由于北韩核武计划导致东北亚安全情势不明,布什政府将极力避免台海紧张对峙局面升高,因此在未来数月中,华府能否采取巧妙政治操作、强势领导作风及明快决定,将对台海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但华府同时也必须采取某些预防性军事行动,以吓阻北京不要轻言在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国对抗。

史戴柯贝克认为,布什政府首先必须说服盟邦、美国大众及美国政府本身,由中国在上海附近兴建庞大地下碉堡到发展攻击性核武等多项证据均可证明,中国已成为美国在全球利益及世界和平的“明确且迫切”威胁。

其次,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态势应持续增强,而且还应再加派另一艘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船、长程轰炸机、攻击潜舰及战机等至太平洋舰队。美军目前位于关岛、日本及夏威夷等地的战略资产,也应再加上陆基防空连及海基的神盾级战舰,制造出“多层防御伞”,以防御中国侵略行动。

第三,在与中国爆发任何冲突的前几个小时内,美军部队不仅必须挡住中国的攻击,更必须立刻组织有效的反击行动,将军力集中在多个地点,好消灭任何立即性或潜在性威胁。为达此目标,部署在亚洲及西太平洋各地的美军部队,应具有快速集结的能力,让中国新成立的战斗部队很难发动任何攻击行动。

采集体防御策略 确保台湾安全

史戴柯贝克指出,中国逐渐相信其有能力对台湾发动闪电式攻击,并迅速占领台湾,且迫使华府因代价过大而放弃防卫及夺回台湾。但如果美国调整部队军力、促进军力多元化及改善快速攻击能力,美军对中国仍能保有战略优势,让中国军方不敢发动先制攻击。同时在亚洲盟国协助下,美国必须采取新的集体防御策略来确保台湾的主权独立。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无疑地仍能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美中此时在太平洋地区爆发任何冲突,都会终结北京企图争取全球影响力与强权地位的野心。更糟的是,中国若在军事上大败给美国,必将引发中国内战,结束共党独裁政权。华府能否忍受台湾遭中共控制,或是否会协助台湾抵挡中国入侵?结果很快就会见分晓。

封锁解放军潜舰 美须区域联防

记者罗添斌/特稿

中国传统动力潜舰在冲绳海域前进接触美国航母战斗群,而且是直到这艘潜舰上浮后才被发现,这项迹象显示,经过多年的试探与钻研后,中国解放军潜舰部队已找到突破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战法,让老共找到突进第二岛链的捷径,也显示出美国航母战斗群反潜作战网路陈腐不堪,必须与友邦反潜网路做更大程度的合作与整合,才能有效封锁中国解放军潜舰部队。

中国加强军备 美军小看实力

经过连续数年的天价国防预算激增、外购新式潜舰服役后,中国解放军的潜舰部队,其战力已远非昔日可比,目前潜舰的总数高居世界第三,各型潜舰合计达七十余艘,以其发展计划观察,未来其性能较佳的潜舰可达四十余艘,其中,明级、宋级、K级(基洛级 )等传统动力潜舰,以及新型核子动力潜舰,不仅成为犯台主力,更是抗击“外军”的主力部队。

这种发展态势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当时解放军潜舰数量虽多,但多为老旧R级潜舰,在水下行进时噪音极大,非常容易被侦测出来,也正因如此,老共潜舰的运动范围根本不敢超出第一岛链海域,而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 )更把共军的潜舰当做猎物,大玩侦潜、猎潜游戏。

反潜补漏 美应加强友邦合作

随着中国开放经济,吸取国际资金并投注国防建设后,共军潜舰部队在素质上获得大幅提升,也不断尝试走出第一岛链海域,更试图以单舰突破的方式,在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的广大海域,大胆的进行与美军航母战斗群之间的追逐战,以从屡次失败经验中,建立起全新的战法模式。

以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编制与战力而言,侦潜、反潜、猎潜的战力,应该是举世之冠,但以往极少有那一国敢于挑战美国的海军战力权威,在长此以往的老大心态下,的确容易被找出疏漏之处,另一个可能产生漏洞的地方,在于美军单向的掌握反潜资讯,未能与区域内的友邦充分且即时分享,因此更容易造成反潜作战网路遭到突穿,未来若要修补漏洞,包括台湾在内的友邦,相信是美方应该充分合作的对象之一,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反潜体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文忠  军购案非商购案  应尊重美国国防部
薛瑞福:阿米塔吉未替L3背书
日本举行大规模观舰式 展现海军军力
放行反潜机预算?马:不光国民党就可决定军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