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荣三文学奖 文学传承 展现台湾活力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台北报导〕虽然才第二届,但是林荣三文学奖因为高额奖金与严谨的评选过程,已成为台湾文坛上重要的指标性文学奖。在四千多件作品的激烈竞逐当中,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昨天宣布得奖者,今年的短篇小说第一名由赖志颖获得,作品是〈猕猴桃〉,奖金五十万元;散文组则是由刘梓洁以作品〈父后7日〉获得首奖,奖金二十万元;新诗组则由陈思娴的〈卓玛嘉因〉获奖,奖金十五万元。

颁奖典礼昨天在台北自由时报总社的国际会议厅举行,典礼设计温馨,处处充满巧思,音乐部分由朱宗庆打击乐团二团担任演出,紧张时的小鼓声,增加名次揭晓的悬疑性;颁奖时由马林巴琴所演奏的莫札特歌剧费加洛婚礼旋律,更添优雅。除此之外,主办单位为了不要让第二名尴尬,特别在颁奖时让全部入围者都先上台,再宣布名次,也让第二名享有荣耀。

上届得主揭晓名单

这次也特别安排由上一届的首奖得奖人揭晓得奖名单,充满了文学传承的意义。其中散文组评审团代表陈芳明还特别在现场向叶老叶石涛致敬,因为有叶石涛的开创,台湾文学才真正开始得以开展,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本届的林荣三文学奖从初审到决审,共动用五十二位评审,九场会议,为选出最好的作品,甚至有破坏友谊性的争执,评审团表示,这次的作品素质比上次高出许多,林荣三文学奖的举办也的确让更多人对于书写有了更多的兴趣与热情。

画写面向更加广泛

去年得奖者作家蔡逸君谦虚地表示,今年作品不少来势汹汹,都比他去年得奖的作品要好。散文组评审团代表陈芳明则表示,新世代作家写法基本上先找感觉,“感觉对了,文字就跟着出来。”

新诗类评审团代表李敏勇则强调,现代作家的书写面向相当广泛,但是可以进入到最后一关,“才情跟运气等同重要。”他勉励得奖者在得奖之后,更要持续创作的路,得奖才有真实的意义。

小说类评审团代表季季则表示,创作充满诱惑,从现场有这样多新朋友与老朋友就可以知道,“因为文字,让大家坐在一起。”季季说,所有的评审都只是发现者,“得奖者都是创作者,发现者永远要向创作者致敬与贺喜。”

昨天现场有许多文艺界人士到场,包括国家艺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魁贤、评论作家林文义等近两百位人士到场,颁奖典礼之后作家们也一起叙旧,场面热闹温馨。

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得奖名单

短篇小说组

第一名 赖志颖〈猕猴桃〉

第二名 李仪婷〈躺尸人〉

第三名 甘耀明〈香猪〉

佳作 王世贤(鱼梦翔 )〈亲不知子〉

佳作 陈洁曜〈我对安逸过敏〉

散文组

第一名 刘梓洁〈父后7日〉

第二名 叶国居〈相片里的公鸡叫声〉

第三名 张芬龄〈生活仪式〉

佳作 伍轩宏〈残念笔记〉

佳作 刘淑贞(言叔夏 )〈马纬度无风带〉

新诗组

第一名 陈思娴〈卓玛嘉因〉

第二名 甘子建(天空鱼 )〈玫瑰的名字〉

第三名 张英珉〈阿巴斯还没醒来〉

佳作 林达阳〈如果降下大雨〉

佳作 陈昱成(若驩 )〈可口乐园〉

小品文组

何美谕〈木味〉

吴亿伟〈打钟卡〉

马景珊(三马 )〈三个永远〉

许俐葳(神小风 )〈美少女战士的变身〉

刘碧玲〈倚门望只因为下雨了〉

陈柏青〈傀儡戏〉

曾谷涵〈晨跑〉

花柏容(甜甜圈 )〈痒〉

胡志伟 〈读报〉

张芬龄 〈洗衣〉

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决审委员名单

短篇小说组

叶石涛、黄凡、季季、廖炳惠、邱贵芬

散文组及小品文组

陈列、陈芳明、周芬伶、张曼娟、颜崑阳

新诗组

商禽、焦桐、李敏勇、尹玲、郑愁予

蔡素芬:进入全民写作年代

〔记者赵静瑜/台北报导〕本身是知名的小说家,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执行长蔡素芬看着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的诞生表示,从收件四千多件的数量及内容看来,台湾已经进入一个全民写作的年代,用文字为思想发声,历经时间的考验,有些政治人物早已不复记忆,但是文学却可以亘古永恒。

作品展现写作热情

蔡素芬表示,第二届文学奖的收件数量比去年成长了百分之二十,共有四千四百廿件,是目前各类文学奖中收件最多的。在经历初审、复审与决审的过程,可以看见全民写作的风气俨然形成,或许有些作品技巧性不够,但是都可以感受到书写者对于写作的热情。

参赛者年龄 从十岁到八十六岁

在这四千多件作品当中,二十岁到三十岁占了三成,三十岁到四十岁占了两成,年纪最大的是八十六岁,最年轻的参赛者是十岁,都出现在新诗组。

蔡素芬表示,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利用有限的孳息作社会服务,董事长林荣三再三叮咛,基金会的经费来源取之于社会,是社会的一部分,要善加利用,因此基金会在社会服务方面除了育幼院与老人院等定期捐款之外,也办理地区性中小学清寒学童营养午餐及中小学图书馆的补助。

除此之外,今年也举办全国青少年围棋棋王赛与文学奖,在物质文明的享受之外,人们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滋养,基金会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大步前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