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门大生意 美国职棒削遍国内外

人气 40

【大纪元12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兆平纽约特稿)过去一年,台湾出现“王建民现象”!全台湾几乎人人知道台湾有一位选手扬名美国职棒大联盟,就是效力于纽约洋基队的王建民。

挟着球季19胜的洋威,王建民知名度暴增,身价水涨船高,代言厂商获利惊人,附带周边商品大卖,也带动一股棒球热!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及心理层面意义,深深影响且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运动明星商品化的现象在台湾会如何发展,要从美国的职业运动加以了解。

赚钱靠转播金及周边商品

棒球是美国发展最早的职业运动,第一个职业联盟(国家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成立于1871年,但由于草创时期问题丛生,五年后由现今的国家联盟接手。

目前大联盟(MLB)共计30支球队,16队属于国家联盟,14队属美国联盟。二联盟依美国地理区域各分为三区,各区的冠军及例行赛战绩最佳的第二名(称为外卡队)可参加季后赛。球季从4月开始,一直到11月左右,共分为热身赛、例行赛、跨联盟季赛、季后赛,一个球队一球季要打162场球赛。

王建民效力的纽约洋基队是大联盟中获得世界大赛冠军最多次的球队,共有26次,而参加世界大赛次数也是最多,共计39次。

美国是全世界运动行销最发达、发展最完整、市场最成熟的国家,透过成熟的运动经纪制度和专业行销策略,运动员只要拥有成为运动明星的资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等着签约,未满20岁也能年收入超过千万美元,职业赛事和球队经营者更是荷包满满。

尤其,每年到年底,三大职业运动联盟老板及主事者都要忙着动脑筋,如何增加下一年的转播权利金及开发更多的周边商品。当然,如何延揽让球队口袋满满的球星,更是增加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

无论是美国职棒或职篮,主要收入不是票房,而是转播权利金。动辄3、4亿美元的转播金及衍生的惊人广告效益及收入,确实令人不得不心动!难怪如此多财团抢破头,争相加入经营球团的大饼。

营造品牌 刺激消费

台湾职棒每场球赛票房约几千人,美国职棒每场球平均约3至4万人(洋基球场坐满达5万5000人,大都会球场坐满也有近5万人),台湾每张球票约新台币200至300元(折合不到10美元),而根据统计,纽约洋基及大都会球场平均票价是23美元(折合新台币近800元),便宜者约美金十元,但本垒板后方最佳位置票价高达4、500美元。

一场球赛若以3万5000人进场观看,一个晚上下来,球场收入80余万美元(折合新台币2600多万元),整个球季下来,也只有1亿3000多万美元收入,对于像洋基这种帝国大队动辄拥有上千万美元年薪的球星而言,其实收入不算多。

除了转播权利金及门票收入外,其余周边附带商品及衍生商机即成为球队主要收入寄望所在。

试想一位球迷进入洋基球场后,除了门票开销外,整场球三至四小时下来,可能花费上达百元美金,包括交通费(停车费),饮料(约二至十美元),薯条、热狗、三明治或汉堡(约三至十美元),若买上一件心爱的运动员球衣(Jersey)、球帽、背心又得再花上20甚至200美元以上。

另外,一件拥有历届球星签名纪念衣标价上达3000多美元,而一个比赛使用的旧垒包也有人标售,价钱同样不便宜,要200美元左右,王建民非卖品限量公仔也有人上网抢标,价格亦不俗。

观察美国职棒球场,除了球场本身之外,偌大场地内尽是各式各样纪念品贩卖店及速食餐饮,透过现场激烈气氛,刺激球迷消费,当然若是选择在球场包厢内举行生日等派对,费用更是惊人。

根据一项非正式统计,三大运动联盟各约有200到400个特许权利金厂商,负责开发及行销球队、球员相关产品,营造品牌形象,拉近与球迷之间的距离。

挖球星是为了挖球迷

美国职棒商品可谓无孔不入,任何有利可图的商机皆不放过。每家厂商各自与联盟或球团签约,产品线包括各年龄层、男女适用的纪念礼品、收藏系列、球卡、书籍等,分门别类,再依约拆帐,转播权利金亦是如此。

其周边商品系列更是多到数不完,包括棒球、运动衫、帽子、球棒、手套、球裤、内裤、毛巾、围巾、领带、皮带、偶像公仔、玩偶、锁匙环、原子笔、笔记本、笔筒、皮包、皮夹、运动包、啤酒杯、杯垫、沙发、高尔夫球、贴纸、球卡、汽车踏垫、海报、旗帜标语、相框、浴(睡)袍、各式礼盒、纪念品(例如感恩节及耶诞节)、婴儿用品及服饰、相关书籍、DVD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种周边商品线已经延伸到球迷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至于转播权利金,从以往广播及无线电视早已走向有线电视转播,例如今年季后赛即由福斯有线电视(FOX)负责实况转播,而因应网路媒体蓬勃发展,现在更有网路电视播映权。

美国虽然有3亿人口,但也并非人人酷爱运动,受限于球场大小,能实际到球场看球者毕竟只是少数,如何把饼做大,就是联盟及球团的主要目标。

过去十年,美国职篮及职棒积极走向国际,把触角延伸到海外,目的即在增加球迷,把市场做大;而积极延揽国外优秀选手就是主要策略手段之一。

职篮向非洲、东欧挖角,着眼经济及市场考量(俗又大碗),让球赛更有可看性,现在目标又转向西欧及南欧,而姚明入主职篮,更是锁定未来中国大陆市场。

中国首大制鞋厂要求篮球巨星侠克欧尼尔代言,美职篮想在2008年奥运期间移师北京举行赛事,说穿了都是看中潜力雄厚的大陆市场。

亚洲市场后势看好

另外,因应美国西裔人口日增,职棒过去频频到中美洲寻觅人才,包括古巴、多明尼加等,后来也陆续自日、韩挖来许多明星,包括野茂英雄、松井秀喜、铃木一朗、城岛健司、朴赞浩等,也都是看中亚洲市场潜力。

从大联盟网站上除了英文之外已经有日文、韩文、西班牙文服务看来,可见大联盟早将目光向外看,走向国际,说不定哪天也会有中文字幕。

另一方面,职篮及职棒纷纷走出美国,走向亚洲、欧洲等地举行热身赛,或在美国各地举办跨联盟赛事(诸如纽约地铁大战、洋基与宿敌波士顿红袜队之役),无疑想藉由巡回各地开战来炒热市场。

随着延揽世界各国优秀球星加入大联盟,连带也带动该区域的周边商品及转播金收入。像王建民爆红后,明年台湾地区实况转播权利金即比今年高出很多,而且竞争者众。

美国职棒近来另一个新趋势,是各地球场不断进行翻新或重建工程,在预期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效益下,纽约洋基及大都会队都已经获得纽约市政府全力支持,新球场正大兴土木。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每一个新球馆或新球场座位并未增加,甚至比以前还少,但却融入新科技。在洋基宣布兴建新球场后,奥克兰运动家队随即宣布与思科合作,将球场兴建成一座科技化的竞技场地,即是一例。

不断创新向前看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联盟及球团都知道,光是靠每场3至5万名观众,是无法把饼做大的,更不可能兴建一座能容纳2、30万人的球场,唯有结合现今网际网路新科技,透过电视、广播、网路、平面媒体编织一个扩及全球的平台,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带动周边商品大卖。

总之,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美国职棒,是一个组织很庞大的产业,其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更是惊人,包括门票、转播权利金、周边商品、特许经营权、球场新市镇开发、广告收益及代言费用等。王建民崛起大联盟,再度把美式运动行销概念输入国内,而美国职棒如何营造品牌形象、拓展市场、行销衍生性商品的手法,确实有许多值得台湾借镜之处。

相关新闻
郭泓志畅谈七年辛酸  盼明年保持健康多拼胜投
MLB坦帕湾魔鬼鱼770万美元签下日本岩村明宪
商品网路诈财   利用王建民形象骗人
王建民产品热卖 直追基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