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人并不排外

人气 31
标签:

【大纪元12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弘光莫斯科特稿)被称为俄罗斯文化首都的圣彼得堡因为经常发生外国人被暴力攻击事件,一直被媒体批评是极端民族主义份子与排外势力活动猖獗的城市。但圣彼得堡居民与外来移民人对此说法完全无法认同,一位彼得堡学者称,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开放城市,排外的说法完全是被亲西方媒体蓄意曲解渲染。

根据俄罗斯内务部正式统计,二零零五年圣彼得堡发生八百起针对外国人暴力攻击事件,一个外国记者带着这样的资讯坐卧夜火车凌晨六时抵达圣彼得堡,面对仍然夜幕低沉街头 (因为靠近北极昼短夜长因素,圣彼得堡冬季白天上午十时天才亮),看到街头嘻笑的年轻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打起冷颤。

碰到早起特别赶来接火车的台湾留俄大学长,现任侨务委员会委员的何燿旭,第一句就问他,“你住在圣彼得堡是否感受到排外压力?”,问题一出口,就发现自己发生错误,何耀旭旅俄十五年早已经融入俄罗斯,他的俄文名字是“维克特”,其夫人嘎琳娜是俄罗斯人,有个十岁的儿子。在圣彼得堡开茶行、做旅游的何燿旭,所有员工都是俄罗斯人。

本籍台湾台南安平的何燿旭说:“我的家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台湾是我的根”。他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圣彼得堡人不排外。曾经出过书介绍圣彼得堡艺术巡礼的列宾美术学院修博士学位的马晓瑛,也没感觉当地民众排外情势。  

来自中国银川在圣彼得堡念教育系的王晶,她在圣彼得堡四年,一边工作一边当导游打工。她对冬宫历史文化如数家珍,一张画,一张椅子,她都信手拈来说出典故。她已经爱上这座城市,希望学成后与男朋友继续留在圣彼得堡工作。她说,对一些非洲国家被暴力攻击事件,偶有所闻。但是有些外国学生纵酒狂欢,因为行为不检遭人殴打,这应该是酗酒滋事。

圣彼堡大学教授列亚娜对圣彼得堡人排外说也有自己的看法,圣彼得堡曾经在二次大战列宁格勒 (圣彼堡苏联时代城市名)保卫战时坚持九百日,在围城时期艰苦奋斗,造成圣彼得堡人本质有自我防卫意识,然而圣彼堡地理位置又是俄罗斯面向欧洲甚至于全世界的窗口。潜意识与现实环境促成圣彼堡人独特性格。

她说,圣彼堡是俄罗斯最开放城市,思想、文化、艺术、包括色情产业,在俄罗斯都是独树一格,它融入各种思维,当外界力量太大,激发其本质防卫心态,而对外国人有暴力行为,是一种心理情绪的反应,不应该被解读为排外。

今年俄罗斯天气非常温暖,十二月初在圣彼堡涅瓦河漫步,没有白雪,却看到水鸭在河面游泳。路旁音乐厅传出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描述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第七交响曲” (现在已经改名为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声音。

这支交响曲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为纪念二次大战结束六十周年在联合国大会堂演出。而这首交响曲首演在一九四二年八月九日晚上,那是列宁格勒被包围的第一年。

据说,当时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主席在他的日记里写着,“一个人无法说出对这作品的感觉,因为这不是印象,而是让人感动的体验”。这对生长在台湾,在历史课本中只读到俄国在二次大战末期未参与作战,就夺取中国大陆大片土地,在圣彼得堡采访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相关新闻
莫斯科与白俄天然气争议将波及整个欧洲
俄罗斯的好风俗 祝您身体健康
组图:俄罗斯索契夕阳美景
贯穿俄罗斯两个首都的红箭号火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