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研讨会在哈佛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上)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帝剑桥市报导) 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研讨会于十二月二日在哈佛燕京大礼堂举行﹐共有两岸三地多位学者参加﹐今年的主题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

上午的研讨会在郑培凯教授的引言之后﹐北大哲学系的陈来教授以“中国上古宗教的演进与世界文化”为题﹐说明“夏道遵命、商人尊神、周人遵礼”的原由。

他表示上古的宗教现象是—巫觋文化。其特点是“歃盟特性”﹐预设神灵观念﹐由巫觋承担神和人之间的沟通。(注﹕巫是女的﹐觋是男的)。那是大约在三皇五帝﹐龙山时代以前﹐这种原始巫术文化现仍在非洲可见。

再发展成殷商时代的—祭祀文化。这种有占卜的祭祀活动﹐而且是多神的﹐慢慢便演变成“人格神”的概念。

接着再发展到第三阶段的—礼乐文化。其特点是包容前两种文化﹐开始发展出更先进的宗教文化。如周代尚书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也就是孔子“周易”的﹕第一巫﹐第二史﹐第三儒。

耶鲁东亚系的石静远教授在谈到“文化遗产﹐文字遗产”时表示﹐自二零零三年联合国通过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各省、县在申请过程中﹐抢救遗产像是争财产﹐反而以被世界认为即将消失为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上﹐专家们以人权、公平、确实性为考量﹐却促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敏感部分。结果是由各国自定﹐方针不明确﹐公约只是各国斗争利益暂时的结果。

而公约中却遗漏了“语言文字”这一项﹐据统计平均每月有两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所以保留非物质遗产热﹐是否变成追求消失呢﹖后来在公开讨论中﹐一位年青女士也提出类似的质疑﹕究竟文化遗产保护是站在何方立场﹖是游客﹖学者专家﹖或是该地居民﹖这是值得深思的。

接着耶鲁艺术系的曾蓝莹教授为让与会者能容易了解“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的区别﹐特别以幻灯片配合解说。

曾教授以殷墟考古发现品—“祀母鼎”为例﹐生动有趣的说明为何大陆人认知的鼎是“祀母鼎”﹐而台湾人却只知“毛公鼎”的原由。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抗战前挖掘出的“祀母鼎”﹐此鼎为商王为已逝的母亲所制。抗战时为免国宝古物流落到日本人手中﹐遂又将它埋回去﹐等抗战胜利后再取出。

结果在1946年却被当成贺礼献给蒋介石的六十大寿﹐存放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原本也要随其它国宝一样撤退到台湾﹐只因当时台湾港口无起重机可承担﹐遂被留在大陆。1959年再由南京迁到北京的历史博物馆。

由于人为因素﹐此鼎从抗战时期的“代表民族意识”﹐后被当做“蒋公献礼”﹐最后被大陆封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完全与原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意义不同。

陆惠风教授以往是该研讨会的召集人之一﹐今年特地“升格”为听众。他以自身在大陆的出书经验﹐询问陈来教授—中国今天对宗教的讨论政策是否能公开讨论﹖陈教授表示﹐宗教问题现在大陆很敏感﹐出版编辑部必须送到宗教局审查﹐否则会挨批。如果涉及到伊斯兰教、基督教更不得了﹐即便是学术著作也不能涉及宗教。(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一)
饮料瓶押金翻倍 麻州参议院通过法案
陷财政困境 麻州百年文科学院将关闭
暑期每周六舞狮 华埠主街盼重振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