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冰点》能否引发新闻体制改革?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采访报导)《中国青年报》下属的《冰点》周刊被停刊后又复刊所引起的世界舆论的关注仍在继续。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星期天头版头条报导《冰点》事件。《冰点》前主编李大同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表示,中宣部这次处理《冰点》的方式惹了大麻烦。而且他说,现在制度有问题了,必须改革,光靠压制行不通。那麽,中国新闻体制改革有希望吗?

本台记者申华邀请到美国北卡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教授赵心树和北京独立宪政学者陈永苗一起探讨,《冰点》是否能够引发中国媒体改革。

记者:台湾的知名文化人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呼吁中共政权以文明的方式、以智慧的方式来处理《冰点》事件。首先请教一下陈永苗先生,您觉得中共政权处理《冰点》的方法是文明和智慧的吗?

陈永苗:龙应台这篇文章是说了人类有共同的底线,应该朝向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共同文明的底线去走,意思是你要遵守这个底线。我大概的理解是这个意思。但我不觉得他这个文明和处理这个事件本身有什么大的关系。

记者:那赵心树教授您的观点呢?

赵心树:原来中共政权认为控制言论是没有任何成本,没有任何负效应的。实际上龙应台这篇文章就很尖锐的指出了至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控制言论如果不讲究策略的话,有可能造成台湾独立的呼声高涨;另外一个,随着言论控制的加强,中共在老百姓的心中,特别是在知识份子心中的正当性就下降了。

这两点以前没有太注意,中共政权通过龙应台这篇文章,当然整个《冰点》事件所有的反应,更应该引起中共政权方面严重的警觉。

记者:那么您觉得龙应台这篇文章发表在先,中共政权处理《冰点》在后,您觉得它的处理方式有没有借鉴龙应台的这些忠告呢?

赵心树:现在具体的作法上很难有技术的反映了,有人认为它最后还是允许《冰点》复刊,本身就是对包括龙应台在内的批评和海外的反映是一个让步。如果说出现了这个事情之后,中共政权再不警觉,再不在它整个言论控制的战略方面有一个很深刻的反省的话,我们可以说对现在这一届中共领导者智慧的估计可能过高了。

记者:它虽然让《冰点》复刊是一个让步,但它同时也有两个大棒,一个是让正、副主篇撤职,再一个就是在复刊后的第一期上要批判袁伟时那篇文章。陈永苗先生,您觉得这种做法是真的让步呢,还是说有没有认识到《冰点》之所以被封引起舆论强烈的反弹,这真正原因它有没有体会到呢?

陈永苗:我觉得原因它肯定知道的,但是它肯定还会做类似的事情,它很明白。陈云在八十年代说过一句话,因为当时准备树立一个“新闻法”,准备报告给陈云,因为他是元老嘛!陈云看了非常恼火,批了几个字,他说,原来我们共产党都是令国民党的新闻自由获得了合法性,现在我们不能把这个空子弄出来,让敌人去对付我们!它很清楚。所以你不要想中共肯定放弃新闻自由这一块,我觉得可能性不太大。

记者:可是从《冰点》这个事件,我们能看出它用行政的手段来压制舆论已经行不通了,它如果还这么坚持下去的话,它不从《冰点》事件吸取教训的话,今后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是不是?赵心树先生。

赵心树:对,其实它有的变化是以一种不作为的形式做出来的,像李大同和他的副手,现在在网上公开的发表对党中央的公开信,把他的上诉、被压制的过程全部讲出来,然后现在接受海外媒体的各种采访,除了把他们撤职之外,做不出来什么其它的动作。

如果有更进一步的动作,那当然它就显得更愚蠢。如果它不动作,不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动作,那么以后就是说类似这样的事情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话,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就是这样,慢慢慢慢压制的这种倾向,这个习惯一步一步的往后退。

记者:《冰点》的主编李大同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了这次中宣部惹了大麻烦,因为《冰点》的事情在国际上闹的沸沸扬扬,这几天海外主流的媒体,比如说美国的《华盛顿邮报》都在头版头条报导《冰点》的事件,确实是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赵心树先生,您觉得这回中宣部会不会有人真的要有麻烦了呢?

赵心树:我理解李大同说的这个麻烦还不仅是海外的影响,在内部会引起更大的反弹。因为你又不能往《冰点》的方向一边倒,让李大同他们复职,它又不敢这样做,所以大麻烦就处于两难中间。

那它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呢?怎么样逐步逐步的、有限度的放开言论,应该让一部分人,比如党内应该有一个发言的渠道,自己相互之间有一个正常的发言渠道,至少应该做到人大代表、党的高层干部对内部发言的时候不受惩罚、不受阻止、不受堵嘴巴,各个国家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没有什么亡党亡国这样的事,没有!应该做到,也应该完全可以做到。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楚一杵:冰点复刊,万马齐喑
冰点主编李大同:中宣部惹了大麻烦
讨论:《冰点》复刊,李大同卢跃刚被调任
李大同﹕能成为中国新闻发展中的风眼人物﹐足够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