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陵峡口疑为桃花源 老人问毛主席可好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4月2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电)近来,二十多名北京、武汉等地的专家考察湖北竹山县武陵峡,认为从自然生态或历史文化的角度观察,都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相近。竹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华赋桂说,当地曾有老人问他:“毛主席他老人家现在身体可好?”

目前中国有三十多个地方争取“桃花源”称号。湖北“楚天都市报”报导,湖北西北山区的竹山县境内森林茂盛,地势险峻;根据“竹山地名志”记载,竹山县桃源村名始于晋代。

据报导,在当地,乘小木船沿堵河(古称武陵河)逆流而上,行约半小时,会见到一座孤山从河心突起,山背就是不到两公尺宽的武陵峡口,两边是数百公尺高的绝壁,仰望只能见到一线天光,河水从幽远的峡谷深处流来,与陶渊明描述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相当类似。

进入峡谷约一公里,乱石垒垒,船工说,小船不能再往前进了,河水冰冷刺骨,有的地方深过头顶。往前走进入小武陵峡,更加奇幽,两岸山壁像刀削斧劈一般,天空只是一道弯曲的白线,光溜溜的岩壁上,横生出参天大树,

报导指出,翻越海拔一千八百公尺的驴头山,可到达武陵峡谷上游出口,桃源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村里住着十二户人家,站在山上往谷底一看,俨然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

当地居民陈明喜表示,山坳里很少有外人来,过去只有收农业税的人进来,免除农业税后,不速之客只有成群结队来偷农作物吃的猕猴和玩耍的飞狐。

另一名三十一岁的居民曾立萍,被问到“现在国家主席是谁?”、“那你知道邓小平吗?”,都回答不知道;问她“你听说过毛主席吗?”,曾立萍才说,“毛主席,我知道。”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表示,有三项依据可证实湖北武陵峡可能是“桃花源记”描述的原型:第一,竹山县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秦朝就有这个名称;到了晋朝,武陵县属上庸郡。“桃花源记”记载的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仅有竹山县称为“武陵县”。

另外,峡谷入口处的村子叫桃花源村,属竹山县官渡镇;出口处的村子叫桃花源乡,属竹溪县。“桃花源村也好,桃花源乡也好,这个地名不是现在安到这里的,而是古已有之。”

第二,“桃花源记”记载,武陵渔夫从桃花源出来后,将这件事告诉郡太守,南阳刘子骥听说此事,也欣然前往。张良皋说,古时资讯不畅通,分析起来,桃花源应与南阳很近,刘子骥才会听说这件事,而与南阳相邻的郡,只有当时的上庸郡。

第三,桃花源人是避秦乱,才躲到山里去,而秦乱就发生在汉中郡与南阳一带,这里是古战场,附近居民才会就近跑进隐蔽的大山中。

报导指出,自称为“桃花源”的地点中,以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风景区、张家界的武陵源最有名。

不过,“桃源县志”记载,桃源县是宋太祖乾德一年(西元九百六十三年),依转运使张咏根建议,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设置。张家界的武陵源则是在一九八二年,由中国艺术家黄永玉所命名。

张良皋建议,湖北竹山桃花源可与湖南武陵源并称为“南武陵”、“北武陵”或“南桃花源”、“北桃花源”,两者并存。

相关新闻
湖北20多名公安闯民宅抓人抄家
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运气好 深圳买足彩一年内八次中头奖
湖北黄陂百人集体退党 惊动高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