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新一轮的贫富差距又在展开

梁治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5月12日讯】教育费涨了、医疗费涨了、住房价格节节攀升,而老百姓的收入却没有同时正比增长,实际上相对反而下降了。

粮食涨了、油涨了,一切生活用品都在蠢蠢欲动,但老百姓的收入却象蜗牛一样,爬啊爬的。在这几年的涨价风潮中,我们变得麻木起来,漠然地感受着。不麻木不漠然又能怎样,我们犹如刀俎,并不能自主啊。

如今又在嚷嚷着涨价,水、电、油、天然气……,都要涨。去年汽油象芝麻开花一样,一路攀升。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国际大趋势,后来有媒体透露原来中国两大石油垄断组织暗中较劲,客观上也促成了这种现状。而如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煤、电、水、油也在“别有用心”的一小撮人喊叫声中酝酿着,刚涨完价后,又要涨价。这不,天然气年初就涨价了。据说“不涨价不利于节约,不涨价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多么美好的说法!多么高尚的风格啊!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

为什么涨价?背后的理由是什么?据一些经济学家说,这是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均贫富”的思想,这也是一切“革命”的理由。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讲到“因英国富人把耕地改作墓地,或变猎场,所获较丰,且征收(土地)容易,故农业渐费,并非土地不足。贫民无田可耕,都靠做工糊口,工业却全归资本家所有,工厂偶然停歇,平民立时饥饿。”“贫者日贫,富者日富”。因此“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的论述很多,这里只是引用了一点点,但能看出他当时的思想。如今读之,仍就振聋发聩。100年后的今天,中国仍就陷入这种困局:“贫者日贫,富者日富。”贫富差距愈来愈悬殊。孙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切皆是改革之因。有人这么说。改革是中国很流行的词语,而且有一种偏见,认为凡是改革就是好的,就是符合历史潮流,就是正确的。而改革,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改革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改革就是把食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是适应客观情况的。这是一个中性的说法,怎么算合理?怎么算不合理?标准是什么?按照正常的理解,改革是改掉不合理的东西,总的目标是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足。简单说就是“国富民强”!不过在实际上总有些偏离,鲁迅就说过革命和改革:社会上嚷嚷着革命的人总是那些不满者,没有得到利益的也总是喊着改革。鲁迅是说权力内部的更迭的本质,并不是说整个社会对改革的态度。实际上老百姓管你权力怎么洗牌、怎么分配,只要生活安逸,他们也照样会理解的。所以历朝历代的革命,总是开始时嚷嚷着为人民谋幸福。他们也确确实实为人民做了许多事情,比如减免税收、土地重新分配、财富重新分配。老百姓在改朝换代中,比前朝是得到一些好处的,否则“野心家”绝对不会有那么多人跟从的。

但是中国目前的许多改革似乎总是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的。比如,医疗改革,过去人们生病了,公费医疗就能解决你的一切,你不用害怕大病大灾。哪里像现在,一个小小的感冒,只要进了医院,也是一笔大的费用,更别说大病大灾了,一下子就让你沦为比贫农还贫农的无产者。再说教育,过去你只需要交一点点费用,就能完成。现在谁家有一个大学生,昂贵的学费象大山一样压着你,使你喘不过气来。而且大学毕业后,你的孩子还要找工作,还要托人,把孩子安排妥当,这又需要一大笔钱。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岗,可每月才600元。600元啊,何年何月才能偿还你为他上学所借的债。教育、医疗等许多过去的东西,其实是合理的地方,可改来改去,成了什么呢?

在中国,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使一批人陷入贫困,企业“关停并转,减人增效”,政府门前便涌现了许多“我们要吃饭的人”;农民税费改革,农村便有许多抗税的农民;教育产业化,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失学儿童……

如今我们可怜的一点收入,还要承担高昂的个人所得税,还交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费。车我们开不起,摩托不让骑,即使让骑,现在的油也烧不起。骑个电动自行车呢?可是有些昧良心的家伙制定了电动自行车法呢,这法当然是为了收费。穷人的交通工具就有自行车和两条腿了,但是前几年不是有个家伙建议国家收自行车费,他算了一笔账,说能给国家增加多少多少收入呢。好在我们的党和政府没有昏了头,自行车费终于没收。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总是拿穷人开刀?总是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什么一些家伙总是盯着穷人的腰包,总是见不得穷人过年?个税好不容易降下了,可是新的一轮涨价又在逼近老百姓!涨价、涨价!却没有听到为老百姓收入提高的具体实在的办法。在一声声的涨价声中,我们的财富一点点被剥蚀被侵夺,一点点被沦为只剩下了自己的劳动力,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贫困阶层。

当然我们也经常听到涨工资的声音,但这是对政府公务员。这不随个税的降低,公务员又涨了工资。现在公务员的收入已经远远高出社会的平均值,吸引了大批的报考人员,几乎挤破了头。可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民企工作人员、摆小摊、大批的自由工作者等,他们的工资或收入这些年来几乎雷打不动,没有人想着为他们增加“工资”,反而有些家伙瞅准他们的腰包,聪明的抠出了他们可怜的几枚血汗钱。

一个大学生过去刚走上工作岗位是40多元,现在是500来元。过去的4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相信大家都能算出来的,从这简单的对比,我们的生活质量到底是提升还是下降呢?

涨价决不是像那些家伙所说的那样:“是避免浪费”,“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变相的制造贫富差距。你看,前几年的电信流氓式涨价,也是理由头头是道冠冕堂皇,然而电信却成了中国最富的行业之一,职工收入非常高,一个临时工都远远超过社会上的普通职工的收入。这两年的油价攀升,不也使石油企业成了人们眼里的香饽饽聚宝盆吗?教育黑心收费,许多教师(主要是城市)不再喊“神圣忧思录”了……可见我们的财富供养了一个个小团体一小撮一小撮人,我们更穷了,他们却更富了。这是改革的悲哀,是中国的悲哀,也是中国老百姓的悲哀和耻辱!

转自《民主论坛》2006-05-11(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星反对阵营吁执政党回归政策议题辩论
新加坡反对党大选民生诉求在民间引起回响
小说《呼啸山庄》(34)
陆委会:中国社会问题  腐败滥权贫富差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