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胃癌筛检基因晶片亮相 预测准确率达七成六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二十日电)胃癌病患接受手术后的存活率,现在有更精准的预测方法了,由国立台湾大学研发的胃癌筛检基因晶片,透过分析肿瘤组织中三种与术后恢复程度息息相关的基因,可更明确预测术后的存活概率,以决定后续治疗方式。准确度达七成六。

国立台湾大学下午举办“血管新生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中并公布胃癌筛检基因晶片及存活预测模式的初步研究成果。

台大在过去两至三年间,共针对三十名、罹患一至四期胃癌的病人进行验证,结果成功预测二十三名病人术后的存活时间长短。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去年十月十日,刊登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期刊”,并正在国内及美国申请专利。

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计划主持人张金坚表示,这三种基因是从两百至三百种的基因中筛选出来,分别是“CD36”、“SLAM”及“PIM-1”,由于与人体的免疫力及血管新生、细胞凋亡能力有关,因此透过模式估算,就可以更精准的区隔、预测病人术后的存活概率。

以第三期胃癌为例,他说,传统的分期只能粗略告知病人有百分之八十的比率,术后的存活期较短;但现在利用基因晶片筛检,如果发现病人三种基因都有,那么就较容易存活超过三十个月以上。

张金坚指出,有了基因筛检技术,将能使治疗方式更趋近个人化,也让医师更清楚知道是否要加强治疗,让该采取积极治疗的病人不会被错放,而预测较不好的病人,也能避免额外承受化疗等痛苦,甚至对减轻国内医疗费用支出也有助益。

胃癌筛检基因晶片每次筛检约需一至两天,目前正预计进行第三期临床实验,不过价格并不便宜,每次费用约在新台币两至三万元间。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现在也将同样的筛检技术,运用在研发肝癌、乳癌晶片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