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荣星合唱节溯源台北 以乐会友东西融合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6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纪锦玲华盛顿特稿)三百多位台美人、美籍小朋友一起演唱台湾民谣“丢丢铜仔”、“凤阳花鼓”、“快乐聚会”!这场华府荣星合唱节十周年庆公演,献给台北荣星合唱团创办人吕泉生,跨越东西方语言、文化藩篱的大合唱,让在场家长们听得十分开心,观众起立鼓掌大声叫好。

源自台北荣星的“华府荣星儿童合唱团”,成立已十个年头了,在悠悠岁月里,无数的华府地区台美人第二代子弟,在这块园地里,学习音乐、快乐唱歌、打开心胸交朋友。

为庆祝十周岁,十七日晚间在大华府地区蒙郡史翠斯摩尔音乐中心(STRATHMORE)举行“荣星合唱节”,洛杉矶荣星合唱团也远道赶来助阵,华府主流社会的“华盛顿儿童合唱团”、巴尔的摩男童合唱团以及马里兰州佛瑞德瑞克儿童合唱团等五大团体,齐聚一堂献艺。

曾经是“荣星儿童”,目前在美国音乐界已具有学术地位的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教授林菁,特地前来友谊支援,担任客座指挥。

在短短时间内,林菁以丰富的指挥教学经验,“急训”五个合唱团三百多位学生,让讲英语母语的美籍学生开口唱“丢丢铜仔”、“凤阳花鼓”、“快乐聚会”,轻快的节拍、绕舌的歌词,加上生动的肢体舞蹈,中西文化融合,让现场观众拍红了双手。

华府荣星团的演出,其中五岁到七岁的“小班”自然纯真表演,清新可喜;十三岁到十七岁“进修班”表现出音色美感,流畅优雅,一曲加拿大土着民谣,曲中融合鸟叫虫鸣口技与小乐器,演唱加上创意,让人惊艳,相较于同台演出的华府主流儿童合唱团,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华府荣星创办人陈淑卿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时,谈起“荣星”源远流长,她说,这场公演是献给吕泉生老师的。

早在半世纪前,吕泉生创立台北荣星合唱团,作育英才无数,也赢得“台湾儿童合唱之父”的声名;林菁与陈淑卿都是吕老师的门生。林菁六岁时加入台北荣星。陈淑卿是在念实践家专时,受老师的指导,在老师的赏识下,进入台北荣星当助教、指挥老师。

后来,陈淑卿远渡重洋赴美求学,再随夫婿来到美京华府。她,一位来自台湾的女性,在异乡他国,荜路蓝缕开创事业,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但她以圆梦心情突破困境。现在她的合唱团里,不仅有台湾的小孩,也有俄罗斯、印度与韩国小孩。

陈淑卿表示,吕老师有一个梦,不但要台湾自己的小孩开口唱歌、享受音乐,也希望集合世界各国不同种族小孩,跨越语言文化藩篱一起唱歌。十年前她创办华府荣星时,追逐老师的梦,那也是自己的梦。

她说,这个合唱团像个大家庭,她不只要小孩学唱歌,也要他们学习团体生活态度,在音乐互动中,人与人和谐关系极自然地养成。

陈淑卿教导团内的孩子们,可谓师承吕泉生老师风格,既是严师,又像是慈母。

过年过节,有的小孩子会自己作卡片送给陈老师,曾经有个孩子写道,“谢谢您,让我成为你梦的一部分”!陈淑卿说,看着小孩长大、懂事,他们写的一字一句,有时候真会叫人热泪盈框。

这一晚十周年庆公演获得许多掌声,下台后回到家,陈淑卿与林菁高兴地举杯庆祝,打长途电话到西岸,向老师报告公演情形。

吕泉生老师高龄九十岁,目前居住在美国洛杉矶,原本亲自要来华府聆听这场表演,但家人考量到老师年事已高,不便远行。

陈淑卿说,追寻老师的梦,悠悠十年,她感到完成了一部分,也感觉出老师非常的高兴,但还是和过去一样,严峻面孔底下,一颗慈爱的心,喜悦总不溢于言表。

在华府荣星团,有的小朋友在国小一、二年级稚龄,合唱团刚成立时就加入,十年岁月,他们渐渐成长茁壮,团内有四个孩子今年即将上大学了,目前还继续留在团里面唱歌。家长说,学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从小喜欢唱歌的人,一辈子有歌声相伴,人生是彩色的。

相关新闻
李家同:冻结大学人事,冻结竞争力?
李家同:欧美钜额补助农业,台湾农人怎么办?
李家同:要好的生活,就需要更多的电力
李家同:小小的台湾很多小工厂无力处理废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