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随俗 体会日本人的味觉

张尤丽、吴芳静 撰文

人气 26
标签: ,

◎纳豆 ( nattou )
中译:纳豆

以前我在茨城县水户市的语言学校读日文,这里就是日本最有名的纳豆产地,每年在十月、十一月左右,还会配合祭典的庆祝,举行纳豆快食比赛,冠军者当然有吃不完的纳豆了。纳豆是发酵过的黄豆,有一种独特的臭味,用筷子去夹还会牵丝,营养价值非常高,还有常吃纳豆就可以不用看医生的俚语。水户最有名的天狗纳豆,还是用传统的稻草包扎,只要放进冷冻库,半年都不会坏,随时拿出来退冰吃,还是依旧牵丝得要命。同场加映有纳豆巧克力、纳豆玉米棒等等。加工过的,就不会有纳豆臭味了。

纳豆的吃法很简单,只要先加好酱油跟芥茉搅一搅,浇在一碗热腾腾的白饭上,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姜泥、芝麻、海苔、生鸡蛋,也有人拿来当佐料。东京出身的大木老师说,她是不搅直接倒在饭上,然后再放点葱花,滴几滴柚子醋来吃。大阪的八木小姐,对于纳豆就是敬谢不敏,而且她说关西人比较不喜欢纳豆。我读东京大学的郑同学,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纳豆连续搅拌两百次,就不会再牵丝了。至于我自己呢,因为酷爱吃臭豆腐,所以开始吃纳豆之后,对味道没什么感觉,一开始不适应滑溜的牵丝口感,多吃几次也就习惯了。反倒是家里的宝宝,对食物没有既成的偏见,年纪愈小的越爱吃呢。

◎渍物 ( tsukemono )
中译:酱菜

除了马铃薯芋头以外,几乎所有蔬菜都可以做成酱菜。最营养的酱菜,是用米糠缸腌渍的,而且要定时翻动腌床,让腌床晒晒太阳,这样里面的酵母菌,才可以活蹦乱跳,腌出具有活性酵母的酱菜。讲究的人真的会把酱菜缸,当成是女儿的嫁妆喔。日本的腌渍法有很多种,像是奈良渍、千枚渍、腌萝卜、浅渍等等。最厉害的是,他们的酱菜腌完之后,小黄瓜还是脆绿,青菜还是碧绿,颜色跟口感都保持得很好。电视介绍过一种浅渍法,三十秒完成。先将小黄瓜萝卜等切片,放进夹链袋中,倒进市贩的浅渍汁。然后用三条毛巾包起来,用汽车轮子辗过去,据说这样可以立刻入味,不输腌两三个小时的。

最中

◎最中 ( monaka )
中译:红豆馅薄酥饼

跟铜锣烧一样,最中也是属于一种年纪很大的怀旧点心,而它独特容易咀嚼的口感,让小朋友跟老人都很喜欢吃。外层的酥饼像是包叭噗冰淇淋用的脆皮,一遇到口水就软化了,里面当然还是千年不坏的红豆或栗子馅。以前东京最有名的最中叫做“空也”,现在已经没有在卖了。买了回家放一晚,隔天吃起来酥皮跟馅融合的非常棒。这个点心在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也出现过。说到夏目漱石,他多伟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夏天常说的“海水浴”,可是在某一天他在千叶县的保田海岸散步时脱口而出,从此海水浴就成为夏日到海边玩水的代名词了。

──转载自 布克文化《日本四季游乐》@

<--ad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红豆纳豆产品开发成功 明年上市
壮汉的肝脏被军长换走
技专校院发表纳豆面膜等十几种医护研发成果
台湾红豆新品种 粒大皮薄加工制馅一级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