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劳动保障卡 可望新增发卡银行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廖千莹/台北报导〕劳动保障卡推出十个月以来,申办数量仅37万余张,不如预期。由于目前只有四家银行承作劳动保障卡发卡业务,再加上持卡者只能在原发卡银行ATM查询劳退资料,无法跨行查询,以致民众申办意愿低落。劳保局正评估四家银行发卡业务是否已达到瓶颈,可能开放新的银行加入发卡行列。

劳保局自去年11月起,和台新、玉山、土地及台北富邦等四家银行合作,推出劳动保障卡。劳工若向这四家银行申办劳动保障卡,可持卡在发卡银行全台各地4,000多台自动柜员机(ATM )查询最近六笔个人专户退休金资料;今年7月起,劳动保障卡更增加可查询最近六笔劳保投保资料。

根据劳保局资料显示,劳动保障卡申办数量,截至上周五为止,仅37万余张,申办状况已经趋缓。而目前只有四家银行承作劳动保障卡发卡业务,申办劳动保障卡的劳工,必须在原发卡银行ATM查询劳退等相关资料,无法跨行查询。查询据点少,可能因此影响劳工的申办意愿。

若从四家劳动保障卡发卡银行的ATM数量来观察,根据金管会银行局资料显示,台新银行ATM数量最多,共2,600多台;其次为台北富邦银行,共1,000多台;至于土银和玉山银行,ATM数量都不及1,000台,土地银行才600多台、玉山银行更只有300多台。

劳保局官员强调,目前持卡者要查询劳退等相关资料,的确不能跨行查询。劳保局现在正评估,如果这四家银行在劳动保障卡发卡业务上碰到瓶颈,可能开放让新的银行加入发卡行列。

开办以来 发卡量先盛后衰

〔记者廖千莹/台北报导〕可查劳退、劳保资料的劳动保障卡,首月申办人数突破十万,劳保局当时还乐观预期,一年后申办人数将突破百万。不过,劳动保障卡推出十个月以来,累积发卡数量仅37万多张,不如预期。平均每月新增发卡量仅万余张,申办状况明显趋缓。

劳保局官员指出,当初推出劳动保障卡,只是配合劳退新制实施,提供劳工一个管道、便于查询个人专户累积的退休金,原先不晓得劳工是否有此需求,所以也无从判断现今劳动保障卡的发卡数量算多还是算少。

劳保局自去年11月起,和台新、玉山、土地、台北富邦等四家银行合作推出劳动保障卡,供民众查询劳退资料;今年7月起,更增加可查询劳保资料功能。提供劳工一个便捷查询劳退、劳保的管道。

不过,根据劳保局的资料,近来劳动保障卡的申办状况不如预期踊跃。由于劳动保障卡曾写下首月申办破十万的纪录,当时劳保局曾预估一年后申办人数将突破百万。

劳保局统计显示,到8月4日为止,劳动保障卡发卡数量为33万9774张,过了一个多月,截至上周五,劳动保障卡发卡数量为37万3781张。

对此,官员认为,劳动保障卡申办状况趋缓,可能与卡债问题有关、导致发卡银行推卡较不积极;也有官员强调,劳动保障卡本来就是提供劳工一个方便查询劳退、劳保资料的管道,推出前,劳保局也不晓得劳工是否有此需求。

劳保局也提醒,由于劳动保障卡已可查劳保资料,所以,就算是未参加劳退新制的劳工,包括选择适用劳退旧制的劳工、不适用劳基法的工作者等,也可申办劳动保障卡查询劳保资料。若发现有投保资料不符,可向雇主反应;并同时向劳保局查明,维护自身权益。

旧年资结算金 雇主不得支配用途

〔记者廖千莹/台北报导〕劳退新制上路后,若结清旧制年资,年资结算金是否转入劳退新制个人账户,必须由劳工决定。劳保局近来发现,有一家日商公司老板要求旗下100多名员工,结清旧制年资后需强制转入个人账户,按规定将不予受理。

劳委会官员指出,旧制转换新制之际,根据现行劳退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劳工若结清旧制年资之后,劳工可以自己决定,这笔年资结算金究竟要自己花用、存在银行、甚至是转入劳退新制个人账户。雇主不得强迫劳工本身意愿。

不过,最近就传出有一家日商公司老板声称出于好意,“为了要确保劳工老年生活,担心劳工拿到年资结算金把钱花掉”,于是强制公司100多名员工、每人平均约几十万元的结清金额,统统得转入劳退新制的个人账户当中。

劳保局当时受理这家公司员工转入个人账户申请时,赫然发现一大叠转入资料,通讯填的都是公司地址,去电询问,结果员工的答案都是“老板叫我们全部都要转入,若不移入个人账户,就看着办!”

劳委会也强调,劳工若结清旧制年资,劳工自己有权决定这笔年资结算金到底要摆在哪,雇主不可以运用签切结书等附带条件的方法,强制要求劳工非得把钱转入个人账户,否则这类的转入申请,劳委会将不受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