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新闻改革秀的客观效应

刘晓波

标签:

【大纪元1月11日讯】2006年岁末,中共推出两大人权秀:11月17日,举办了掌权五十七年来的第一个人权展,意在向世界展示其改善人权的成就;12月1日,中共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国务院令第477号),给了外国媒体以“新闻自由”。

从短期行为的角度看,两大人权秀是“一切为奥运”的组成部分,为了把国际社会对中国恶劣人权状况的批评声降至最低,借此显示胡温政权的开明;从中国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全球民主化大潮的示范、西方大国的人权外交和国内民间政治改革呼声不断高涨的双重压力,迫使中共政权不得不承认人权的普世性。自从2004年人权被写进中国宪法后,人权概念已经变成中国公共话语的关键字之一,甚至在深圳警方肆意践踏妓女嫖客的人权之时,民间能够发动声势浩大的舆论救济。

尽管,这项破例开恩的“新闻自由秀”的时限仅仅为21个月,而且具有明显的歧视性,新闻自由的大门可以对外国媒体开缝,却对本国媒体和香港媒体紧闭,有违平等对待的人权原则和法律原则,不能不让人想起中国传统中最为恶劣的奴才外交–“甯与外人而不与家奴”。但是,相对于一向实行新闻封锁的中共执政史而言,无论如何,这项行政令也是一种进步。它起码说明:胡温政权还有点儿羞耻之心,还在乎国内外的人权压力及自身形象。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人权状况的持续恶化,让胡温上台之初的“新政”迅速泡沫化,进而变成备受谴责的“恶政”,如果再不做出某些政策调整,就将为北京奥运蒙上越来越厚的阴影,中共现政权显然不愿看到北京奥运在国际舆论的谴责声中开幕。

2007年1月1日,国务院令正式生效的第一天,在中国最受瞩目的两大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政府行为。在北京,路透社等外国驻京媒体率先行动,专门采访长期被封杀的政治敏感人士。路透社驻京记者成功地采访了六四政治犯之首的鲍彤先生(另一路透社记者白宾前往内蒙呼和浩特采访了一名被控以“分裂国家罪”的蒙族囚犯的妻子),这是鲍彤先生自1996年出狱后首次在家中接受西方记者的采访,似乎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与此同时,芬兰《赫尔辛基时报》的记者也成功地进入胡佳先生的家中进行了采访,此前,胡佳已经被北京当局软禁了近170天。

然而,在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外国记者却被挡在郑恩宠律师家的大门外,理由是”郑恩宠仍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

北京绿灯和上海红灯的交相闪烁,让世人再次感到中国政治的诡秘。绿灯表达着中共政权的信守承诺,新华社在1月2日不失时机地发表文章进行自我表扬,中共国务院新闻办的官员蔡武在4日也对外表示,如果新的海外传媒在华采访规定能够为中国与海外传媒提供益处以及发展空间,并且帮助国际社会与中国的沟通,他相信届时也不需要改变新的采访规定。国务院新闻办的另一位官员王国庆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和传媒的关系,要从管制传媒改成服务新闻媒体。另外,在此前的2006年12月28日,中共政权首次对外公开了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新闻发言人名单和联络方式,包括中央级党务系统6个部委的7位元发言人、政务系统62个部委的75位发言人,全国31个省市政府52位发言人。

这一切,似乎让世人看到胡温政权进行新闻体制改革的决心。然而,上海红灯却又让新闻改革之光遽然暗淡下来。即便胡锦涛以反腐之名搬倒上海帮大佬陈良宇,也无法改变“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荒诞现实。在全世界的众目睽睽之下,上海当局居然敢于无视中央权威、公然对抗国务院令,摆明了是给胡温中央添堵,让其信誉严重受损。或许,郑恩宠冤案本身就牵涉到上海高层的腐败,在陈良宇案的事实部分还未公之于众之前,胡温中央不想节外生枝,所以,才宁可信誉受损,也要默许上海当局对抗国务院令的行为。

21个月的时限和赤裸裸的歧视性,让人很难把它看作新闻改革的前奏,而更倾向于将之视为奥运的权宜之计。北京与上海在执行上的巨大反差,进一步加深国内外的疑虑。无论中共的主观动机如何,但就客观效果而言,21个月的对外新闻开放也是一个试验期,外国记者可以通过不断深入的采访,来测试中共对新闻自由的容忍底线,测试出中共是真开放还是只作秀;中共政权也可以通过外国记者的自由采访,来评估有限的新闻自由是否足以构成对现存秩序的巨大挑战。如果中共当局评估的结果是正面的,这项外国记者所拥有的新闻优惠政策也许会延续下去。

我相信,21月自由采访的客观效果,将告诉包括当权者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新闻及言论自由,作为文明社会必须加以尊重和保障的基本人权,非但不会威胁到社会稳定,反而具有达成良性社会稳定的巨大效用:通过释放社会不满来缓解社会危机,通过揭露阴暗面来达成舆论救济,通过免于恐惧的言论环境来培育说真话的社会公德;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有助于形成丰富的多元生态;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有助于真理的发现和社会共识的自愿形成;特别是通过发挥独立的第四权力而对政府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让当权者不敢滥用权力;新闻自由的这些功效,必将为中国社会带来开放中的良性稳定。

近年来,中共现政权似乎爱上了“人权秀”,但明眼人大都看出,这类人权秀的最大特征是言行不一的“伪善”,一面是信誓旦旦的人权宣示,一面是严控舆论、敏感人士和打压民间维权。然而,独裁的伪善毕竟强于赤裸裸的暴政,独裁国家转型为自由国家的历史过程,大都要经历独裁伪善的阶段,它对人权的口头承诺和实际迫害,恰好说明了今日世界已经进步到这样的程度:普世人权的巨大道义力量,也让独裁者们有所畏惧,也要用作秀来显示自身的开明。

换言之,独裁的伪善预示着自由的可能。

2006年1月7日于北京家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刘晓波‧胡平:北京为奥运提前清场
刘晓波:掠夺老百姓活命钱
刘晓波:维权面对利益党自我调整
刘晓波:在刀锋上行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