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调中东政策 高规格接待以总理

【大纪元1月16日讯】 就在中东局势变化莫测时,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北京受到了异常隆重的招待。在欢迎宴会上,中国还特地为其演奏了被誉为以色列第二国歌的《金色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以色列方面的随从人员满怀兴奋地回忆道,以往曾有一段时期,中国外交官甚至连“耶路撒冷”这个字都避免提及,以免触动巴勒斯坦的敏感神经。今时已不同往日矣。

前些天,中东的两位重要领导人先后出访,寻求国外支持。这边厢,伊朗总统内贾德在上周末启程到拉丁美州,开始访问由左翼领导人掌权、与华府大唱反调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三国;那边厢,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来到中国,展开其访华旅程。

当内贾德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获得新总统奥尔特加(Daniel Ortega)的热烈欢迎时,以色列总理亦正接受着中国给予的最高规格礼待。这一对比,无疑更形象化地刻划出未来“多极世界格局”的复杂性。

伊斯兰主义者与拉美社会主义者的“惺惺相惜”,已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有人认为,拉美左翼与伊朗的蜜月只是美国“全球反恐战”短暂催生出来,但英国的中东问题专家哈利迪(Fred Halliday)最近写道:“种种迹象表明,在世界各地已出现了伊斯兰主义与各种左倾组织的结合。”他说,左派组织不仅与内贾德“联姻”,还正逐渐与基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真主党、哈马斯等激进组织拥抱,作为一种推广国际反帝主义运动的新模式。

不过,内贾德很难从中获得些许安慰,因为伊斯兰主义与左翼的结合,并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更明显的是,奥尔默特访华之行,似乎将对中东安全局势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12月23日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之决议后,伊朗曾批评那只是“一纸空文”。在与以色列总理会谈时,中国总理温家宝公开批评了伊朗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他说:“1737号决议之所以能获安理会一致通过,说明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共同关注。”

听罢,奥尔默特喜形于色。首先,中国是他对安理会“五常”访问的最后一站;抵达北京之前,他已分别出访了伦敦、巴黎、莫斯科和华盛顿,以争取国际社会进一步向伊朗施压。在北京,奥尔默特告诉记者,温家宝不但为他带来了不少“惊喜”,而且还“清楚表达”了中国反对伊朗走向核武化的立场,那就是不能容忍“一个拥有核弹的伊朗”。

尽管以方的说法有些夸张,且奥尔默特出访本身,也是为求转移国内对其政治丑闻的注意力。但在温家宝发表声明之前几天,中国官员也会晤过伊朗首席谈判专家拉里贾尼(Ali Larijani)。在接见拉里贾尼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联合国安理会1737号决议,反映出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关心。我们希望伊朗能对此作出严肃的回应。”

中国立场的转变,正值美国对伊朗态度日趋强硬。美国总统布什1月10日宣布的对伊拉克新政策中,并未提到任何与伊朗和解,以遏制伊朗地区影响力的内容。恰恰相反,布什指责伊朗“怂恿” 伊拉克什叶派的“行刑队”大肆屠杀平民、庇护恐怖分子和叛乱分子、还经营培训和支援反美人员的网路。布什说,他将搜寻、截断和捣毁伊朗的这些幕后网路。同时,他宣布将向中东增派航母舰队,扩大情报共用范围,并安置“爱国者”防空体系,以保证盟国的安全。

白宫的伊拉克新战略,很显然把伊朗描述成了华盛顿的主要敌人。叙利亚则退而成为了次要对手,甚至连次要对手也算不上。布什说,放弃伊拉克将引发一场严重灾难,因为激进的伊斯兰分子,可能将进一步推翻其他温和的阿拉伯政府,而伊朗也将趁机实现“核武”梦。因此,布什总结说,美国将与其他国家一起努力,阻止德黑兰取得核武并主导中东。

在这紧要关头,中国的立场,更是大助美国遏制伊朗的战略。英国依然站在美国一边,至于法国,则因为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而无暇它顾,而德国总理默克尔正重拾该国以往的亲美政策。这样,随着中国姿态转变,当1737号决议给予德黑兰的60天考察期结束时,华盛顿3月份将更有信心在安理会上孤立莫斯科。

事实上,伊朗早该预料到中国与它的伙伴关系,将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伊朗议会研究中心去年4月发表的报告称,北京与德黑兰的合作是有限的,那就是不会超出美国容忍的界线。

在拉里贾尼从华回国后,伊朗议会的“国际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布鲁杰尔迪(Alae’ddin Broujerdi)曾对官方媒体表示,“我们期望莫斯科和北京能通过行使否决权,展示它们的独立性和政治实力,就像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的做法一样。”当然,中国不见得会把德黑兰的话当回事儿。

毫无疑问,中国也需要考量与伊朗的经贸往来。两国贸易额去年达到了约100亿美元,中国近13%的进口原油来自伊朗;中国企业已逐渐渗入了伊朗各个经济领域。不过,北京认为,若论双方各自对于这段“伙伴关系”的依重,自己的底气要比伊朗更足。诚然,中国与伊朗签署了多项能源长期合作协定,但这些都是以伊朗核问题获得圆满解决为前提的。

中国还要维护其在世界舞台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崛起之大国的形象。此外,它与欧美国家的关系,也是外交考虑的重点。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非常广泛,中国主持的(北韩核危机)六方会谈,已成为加强两国关系的有力平台,而中国还希望美国在避免台海冲突、化解中日矛盾等问题上扮演角色。

在与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的谈判中,伊朗表现得“顽固不化”,并频频采取可能危及国际反扩散机制的措施,中国可能已因此而对其失去了耐性。中国已把说服伊朗的重任交给了俄罗斯,并逐渐与俄罗斯分道扬镳。在中东和波斯湾,中俄有着孑然不同的国家利益。

但促成中国立场转变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从战略角度考虑发展与沙特的关系。沙特国王阿齐兹(Abdullah Bin Abdul-Aziz)和胡锦涛,在去年短短4个月里就先后实现了互访,大大巩固了两国交往的政治基础。

在中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的过程中,沙特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在大连、黄岛、镇海、岱山四个沿海地区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2008年建成后,它们将能储存相当于全国一个月的进口石油。北京方面希望,它们能在2015年储存相当于全国3个月的石油进口量。

对中国而言,让沙特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远比伊朗更实际些。沙特供应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17%,同时也在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中,投资了巨额资金。沙特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浮动产油国”,也是世界上惟一有能力通过利用“剩余产能”而大幅增产或减产,藉以影响油价的国家。

专家预测,若沙特决定未来三年内,每天多向中国出口50万桶石油,单单这个举动就足以让北京实现其三个月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这大概就是沙特在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过程中,享有多种特权的最直接原因吧。

尽管中国谋求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但始终它仍不能脱离对中东的依赖,沙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东地区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二;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东2015年时将为中国提供其75%的原油需求。

如此一来,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就不得不关注沙特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出于沙特王室政权的自保意识,利雅得对德黑兰政权深恶痛绝。目前,沙特王族内部各派倾辄,据报国王正考虑对内阁进行“大换血”,甚至连外长和石油部长也难以幸免。在此国内气氛下,眼见什叶派在伊拉克日渐坐大,影响力可能伸至沙特东部石油资源丰富的省份,利雅得更是格外担心伊朗影响力在区内的扩张。

同时,中国也要审慎研判当前中东的复杂形势。一方面,哈马斯、真主党、穆斯林兄弟会与伊朗、叙利亚被视为较极端的伊斯兰阵营,另一方面,美国、以色列和亲西方的温和阿拉伯国家(例如沙特),则是另一阵营。如何化解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立,绝不容易。

且不说意识形态,随着中国一步步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帮助华府维持中东稳定,对北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中国至今甚少就美军占伊的议论发声,又准备好加强在黎巴嫩的维和角色,还有北京缄默旁观美国就核问题向伊朗施压,这些举措都可以用以上的道理解释。

在黎巴嫩问题上,中国已通过安理会向美国伸出了援手(此事绝对符合沙特和以色列的心意)。下一步,有关伊拉克的讨论将更为复杂,而中美两国在安理会的合作,将对伊拉克更为关键。布什的如意算盘是,先得到逊尼派支持,在联合国的授权下,阿拉伯联盟的维和部队将进驻伊拉克,从而为美军撤退铺平了道路。届时,美国才能真正跳出伊拉克战争的泥潭。

所以,布什也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了与沙特、埃及、约旦等海湾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并称将进一步完善伊拉克宪法,以保证其亲美立场。不过,所有努力都将从遏制伊朗开始,因为德黑兰在伊拉克、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都各有“王牌”。在布什1月10日的讲话中,只有一个美国政客被提及,他就是亲以色列的美国参议员利伯曼。很明显,布什暗示他的伊朗战略将以以色列为中心。

最近,美国向巴勒斯坦的法塔赫派系提供了大量军火,并帮助它培训军事人员,以对抗得到伊朗支持的哈马斯。

就在中东局势变化莫测时,奥尔默特在北京受到了异常隆重的招待。在欢迎宴会上,中国还特地为其演奏了被誉为以色列第二国歌的《金色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以色列方面的随从人员满怀兴奋地回忆道,以往曾有一段时期,中国外交官甚至连“耶路撒冷”这个字都避免提及,以免触动巴勒斯坦的敏感神经。可见今时已不同往日矣。

(转载:亚洲时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伊朗内贾德访问拉美  欲建反美联盟
中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轻乎不得
美两党议员吁司法部就针对TikTok投诉采取行动
欧盟对华电动车新关税即将生效 制造商回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