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启礼褒贬不一 客死异乡终魂归故土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十五日电)陈启礼病逝香港,十八日将移灵回台。他一生涉及帮派、执行狙杀任务、黑帮“精神领袖”角色、晚年沦落异乡有家归不得的际遇,充满神秘色彩。尽管社会各界对陈启礼褒贬不一,甚至认为他危害社会治安,但所有的是非功过迄今均将归于尘土,盖棺论定。

陈启礼的丧礼引起社会关注,也让警方不敢轻忽。家属虽依照遗愿简单、隆重、朴素,但以竹联帮在黑道势力及陈启礼生前交游广阔与四海个性,移灵与出殡被比喻为“黑道大哥的江湖世纪丧礼”,势所难免。

其实,在今天举办的治丧委员会记者会中,出席记者会的成员,就相当有故事性。不但有“江南案”涉案人吴敦,还有并未现身的现任堂口堂主,为挽联挥毫的文化人亮轩,以及致力社运的文化大学助理教授杨祖珺等。

回顾陈启礼一生,他被指控受命中国国民党政府,指挥与训练黑帮份子,越洋赴美刺杀撰写“蒋经国传”的华裔作家江南(刘宜良),政治暗杀事件轰动国际,影响台美关系。

陈启礼长期被竹联帮视为“精神领袖”,竹联帮吸收各帮派份子,拥有不小声势,相对也影响社会治安,警方因此经常有扫荡黑帮行动。

作家亮轩虽挥毫写下“启节秉乎天人从侠道知忠尽,礼失求诸野路断关河望竹林”,认为是陈启礼相当贴切、深刻细腻的写照,不过,他对吴敦称赞陈启礼为“典范”有不同看法,认为陈启礼是“糊涂”。

亮轩强调,再怎样侠义正气也不可以“杀戮”手段解决,应该诉诸文明、制度、与法律。他甚至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比喻,荆轲其实忍一时之气就不必牺牲,且让暴秦有机会荼毒百姓。甚至,燕太子丹也是不值得效忠的主子。

亮轩还强调,天下不是只有黑道与白道,其实最大的是“无间道”。若陈启礼多读一点历史,应会有所体认。但与陈启礼拜把之交,因“江南案”一起入狱的吴敦,则称赞陈启礼认真好学,与香港当代禅学大师南怀瑾互相比拼国学的渊博。

治丧委员会新闻联络人杨祖珺也值得一提,她曾是民进党中央委员、台湾文化统派团体夏潮联谊会评议长,却因同样是政治受难者家属,认识陈启礼与妻子陈怡帆,有二十年的深厚交情。

她强调,“陈启礼是帮国民党政府执行暗杀任务的,我是反政府、反权威的”,却因为同样的政治受难者家属的同理心而与陈启礼相交。

陈启礼流亡海外长达十二年,晚年仍因扫黑客死异乡,“有家归不得”是人生最后的注脚。吴敦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亮轩认为,当年张学良、杜月笙执行任务,也没让自己双手沾满鲜血,陈启礼终于可以与蒋经国、蒋孝武、甚至当时采访江南案的资深记者陆铿一起算这笔“糊涂账”。

往事已矣,江湖恩怨也将走入历史。亮轩送给丧家与陈启礼一幅挽联“情可问天 风雨白发沧桑泪、义无反顾天地扁舟壮士魂”,是为陈启礼的传奇一生下注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