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用心不当非守法

潘文山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古时候有一个官员,上任以后,就严格禁止各地方的民众私自酿酒,虽然严格要求下去,但遗憾的是,民众因生活上需要,还是偷偷的进行私自酿酒。

有一天,一位妇人来到官府,密告她的婆婆违反禁令,偷偷酿酒。官员一眼便看出妇人的心计,想利用官府的禁令来惩罚和她平常不和的婆婆。于是官员便问:“你平常孝顺吗?”。妇人回答:“孝顺”。官员听后便说:“你既然孝顺,那么你的婆婆违令,你就替她受罚吧!”。妇人听完后后悔万分,但还是挨了一顿打。

消息很快传开,民众得知后更加安分守己。最后官员对妇人说:“我不曾对偷酿酒的人进行重罚,最多只是罚他们公务。而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罚你吗?”妇人摇头。官员便说:“因为你不但不懂得孝顺婆婆,还要加害自己的婆婆,实在有失为人媳妇的本分。”。

官员又说:“我也知道一般的民众,对料理用的酒都会有所需要,那为什么还要发禁令,主要是不让民众嗜酒成性。”妇人听后忏悔不已。回去后,开始真心的孝顺婆婆,与丈夫相敬如宾。邻近的居民简直不敢相信她的改变,时间一久,不但她们婆媳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也让不相信的人最后都赞许连连。随这故事传递到各处,民众对官员的做法更是由衷敬佩。

当然,检举不法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存着公报私仇的心态就不该。或许法的施行是有准则,但绝不能没有道德与伦理的考量在其中。或许官员的处理方式会让人有微词,但从某种意义来看,何尝不是一个良善的处理方式。其实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种矛盾的事情,真正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用心与对待方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恩泽在大学时主修音乐,每天练习超过十个小时,认识他的人和同学都感到相当佩服。由于在校的成绩十分杰出,毕业以后,他如愿以偿地申请到奖学金出国继续深造。
  • 丽雯到银行处理公司的账目,突然瞥见一个熟悉身影,她回头一看,是育齐。而育齐是丽雯前任的男朋友,他们分开将近五年了。丽雯问:“你怎么会在这?”育齐既惊又喜的回答:“我在这边工作一段时间了。”育齐反问:“以前怎么都没看过你?”她笑笑回答:“我最近才到这附近的公司上班。”
  • 昨天,我去拜访一位财经界的朋友。她说话的语调总是慢条斯理的、音量也是小小的,但她的话也总能进到别人的心坎里。
  • 以前的同事恩哲,交了女友以后,他还是有时间经常来找我。我很纳闷的问:“你们感情不是很好吗?应该已到论及婚嫁的程度。”他笑笑的点点头。“那你们应该会腻在一起,你怎么还这么有空啊?”他笑着说:“她很忙碌,每到假日她经常还得约别人。”我问:“你们之间没有问题吧!”他推我一把,他知道我关心他。
  • 易翔今天因为公务上台北,顺道来拜访。他告诉我他很痛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雯(易翔的女友)很伤他的心,经常挑剔他的不是,不管他怎么做,她还是有意见。尤其是这次更是过分,前些日子易翔负责的案子,经过他们部门的努力。终于在这段时间里,业绩有很大的突破,让公司老板相当肯定,并且还帮他举办一个餐会。
  •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让人快乐,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或许在这一念间,快乐就会出现。也或许,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他就适时的出现,巧妙的是,你也曾经帮助过他。让你感到快乐的是,那是一份用金钱换不来的情谊。
  • 网路的朋友问我“情绪会伤人吗?”我说:“会。最起码,对我来说是相当深刻的。”因为我也会掌握不好情绪,虽然总是在事后做了适当的反省和补救。但是,有的时候伤害已经造成,不是说补救就能补救的,就像水泼出去一样,还能收回吗?
  • 尽管她微笑的告诉我该如何处理,我却感到无比困窘,在此同时突然体会到,我的老师曾告诉我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在一般情况下,别人指正你,你不见得会有深刻的感触。但是如果在一个公共场所,当着众人的面出了差错,这时候正考验一个人:是在乎别人的眼光或能真正坦然以对?就看你动不动心,还能不能还保持一个平静祥和的心境。虽然,想到老师的话,我努力稳住、尽量放松。但是,我依然无法立即平息内在这一颗波动的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