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漫谈中耳炎

文/陈洪宇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1日讯】耳朵的构造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中耳是从耳膜开始进入的小空腔,包
含了三块听小骨,其内前方有一条“耳咽管”通到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所谓的感冒)时,病原可顺着耳咽管逆流而上,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

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报告,中耳炎是小孩求医最常见的原因。三分之二的婴儿,在一岁前曾罹患急性中耳炎,到三岁时,将近一半的小孩至少得过三次急性中耳炎。六岁之前,由于耳咽管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较平,较短。当鼻、咽等部位受感染时,病原较易经由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可概分为以下四种:急性中耳炎,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慢性中耳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膜穿孔甚至听小骨的腐蚀或坏死,可能引起耳漏,听力减退,耳鸣,头晕等症状;胆脂瘤性中耳炎,造成珍珠瘤与骨质腐蚀;浆液性中耳炎,是急性中耳炎的后遗症,亦可能是耳咽管功续不好、造成中耳腔负压而形成积液。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能有发烧,耳朵疼痛,听力变差,甚至耳朵流脓等症状。年纪较小的小孩,因为不会表达,可能只是啼哭,焦躁不安或用手抓耳朵。诊断上须靠耳鼻喉科医师以“鼓气式”耳镜详细检查,医师会先将病人的耳垢或分泌物清除干净,再观察耳膜的颜色,透明度,位置等改变,并借着“鼓气”观察耳膜的可动性,以诊断是否有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须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10至14天,并加上抗组织胺及黏膜收缩剂以加强鼻咽及耳咽管的消肿,便于中耳腔脓液排出,解热镇痛剂亦属必要。在治疗48到96小时后,病人应接受耳镜的追踪检查,以评估疗效果并决定是否须改用第二线药物或做耳膜切开术,术后其穿孔处会在1-2天内重新愈合。

部分小孩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浆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虽无明显不适,却可能会影响听力,须定期有耐心的接受鼓气式耳镜追踪检查。病人若患有鼻窦炎,鼻涕往后倒流到鼻咽,长期刺激耳咽管在鼻咽的开口,造成耳咽管功能变差,中耳积液更难清除,此时便应先将鼻窦炎治好。

孩童阶段是听觉及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中耳积液一直未改善,医师通常会安排听力检查,并和家长讨论其后续处理。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时,会有以下并发症:慢性穿孔性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甚至颅内脓疡、颜面神经麻痹(造成眼睛无法闭合,嘴歪的症状)、败血症等。

慢性中耳炎

一般来说,慢性中耳炎是耳膜穿孔合并不同程度的听小骨损坏,偶有流脓的情形。以医学的角度而言应该给予穿孔的耳膜实施修补术,否则不管是任何情形的进水均有可能造成中耳细菌感染而产生耳漏、内耳神经性不可回复的听障等后遗症。

耳科医师以手术治疗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时,会在显微镜下,清除病变组织,修补耳膜,并重建听小骨链。一般称此种手术为鼓室成型术,可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实施。伤口有在耳后切开亦有耳前切开者,修补材枓取自病人本身耳上的肌膜,而听小骨损坏可用本身健康剩余的听小骨来重建或是以人工听小骨取代之。

由有经验的医师施行手术者,成功率约为95%以上,大概住院3-5天左右就可以了。目前有自德国引进的“耳内切开”手术,术前不须剃发,伤口很小,不影响外观,且复原迅速,病患可安心接受手术治疗。◇(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