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蜻蜓近十年增加17种达155种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七日电)台湾蜻蜓名单大翻新,根据行政院农委会林业试验所的调查,台湾蜻蜓种类近十年内增加17种,由原本的138种增加到155种,增加超过十分之一。其中日清晏蜓、刃铗晏蜓、台湾弓蜓等三种是台湾独一无二的“特有种”;还有黄尾弓蜓及四班细蟌两种是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

林试所表示,这些台湾新发现的蜻蜓,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种类,但蓝黑蜻蜓及灰脉蜻蜓,是因为气候暖化从南方扩展到台湾;红脉蜻蜓、长尾蜻蜓及秋红蜻蜓则是秋季才零星出现的迷失种。

这17种蜻蜓种中,目前以四斑细蟌遭遇的情况最危急,因为它们栖息在台北县五股的河口地区,几处有淡咸水交会湿泥地上的芦苇丛,而周围正面临土地开发的压力。如同其它昆虫家族,台湾早期蜻蜓的分类研究都是外国人天下,光是台湾现有的24种特有种及特有亚种蜻蜓,就有13种是由日本人发表。

林试所指出,1982年至1993年间,台湾的蜻蜓研究进入空窗期,总共只发现3个新纪录种,但从1996 年起的十年内却激增至17种,其中15种均由林试所的叶文琪鉴定或发表。

林试所说,蜻蜓具有水陆两栖生活史,它们的幼虫俗称水虿,是凶猛的猎食者,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为生,孑孓是它们非常喜欢的食物之一;水虿羽化成虫后,转而捕食空中的飞虫。

因此,蜻蜓对于蚊蝇之类的人类“害虫”,具有重要的生态制衡功能。此外,蜻蜓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所以经常被拿来当作湖泊及溪流等水域环境的重要生物指标。

可惜的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使得许多适合蜻蜓栖息的湿地及池塘被掩埋填平,山区道路及不当的溪流整治工程亦大幅度破坏天然溪流间的栖地结构,这些都是导致目前台湾蜻蜓数量逐渐减少的主因,有些种类甚至面临灭绝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