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雄美馆发表二期南岛艺术家驻馆计划成果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十一日电)高雄市立美术馆“南岛艺术工坊艺术家驻馆计划”已于十一月展开第二期的艺术家驻馆活动,提供来自南半球创作艺术家创作空间与生活接待,透过他们驻馆并与在地艺术家对话,增进艺术家们彼此交流,高美馆今天举行记者会发表该计划成果。

这项计划邀选远道而来的纽西兰原住民艺术家Michel Tuffery、Jim Vivieaere与台湾原住民女性艺术家依法儿‧玛琳奇那、希紫‧纱帆于南岛园区进行户外创作。

Michel Tuffery与Jim Vivieaere连结高雄的在地素材及文化,对现有的艺术场域做新的发想,驻馆时程为期六周;依法儿‧玛琳奇那与希紫‧纱帆则以货柜为主体进行彩绘与装置的创作,驻馆时程为期八周,这两组艺术家的作品将于年底完成。

Michel Tuffery为纽西兰籍萨摩亚裔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创作形式多元并富原创性,擅长油画、雕塑、拼贴、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作品常以南太平洋历史及文化为议题,并曾举办过无数国际性展览。

驻馆活动与Michel Tuffery搭档创作的是同样来自纽西兰、具有库克岛原住民血统的艺术家JimVivieaere。Jim为国际知名艺术家及策展人,活跃于艺术界逾二十五年,创作形式横跨雕刻、平面艺术、视觉艺术及观念艺术等,曾担任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策展人。

Michel Tuffery与Jim Vivieaere的驻馆作品尝试与现有的创作空间、在地的文化历史相接,顶天矗立的火红竹林与即将登场的土狗模型,成为作品的主体。

高雄古地名“打狗”源自马卡道族的“刺竹”成为作品以竹子为创作素材的原由;为数众多的红色竹子代表台湾的人们,其中两根蓝色竹子则是指来自南太平洋的他们,色彩艳丽的竹林彼此错落,随风摇曳,暗示一场跨海的艺术交流,“土狗”模型则来自驻馆期间意外获得的灵感。

依法儿‧玛琳奇那为布农族新锐艺术家,擅长彩绘与图文设计,绘画主体多为女性,创作风格融合民族风与现代感,线条简洁,色调柔和,常在唯美之中增添一抹神秘气息。希紫‧纱帆则是同时具有阿美族与排湾族血统的原住民艺术家,擅长服饰设计、工艺制作及装置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依法儿‧玛琳奇那与希紫‧纱帆驻馆共同创作以原住民族“巫”的文化为主题,以“女性”为焦点,藉由彩绘与装置多座货柜的手法,尝试将原住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性做接合,突破“原住民艺术只能是粗质设计”的刻板印象,透过简单的线条与明亮的色彩,为原住民文化呈现出活泼的新面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