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季保健应注重防燥补水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时序入冬,随着温度下降人的呼吸道也因此容易“感受风邪”,再加上还有干燥的气候同时影响,所以过敏性鼻炎、气喘、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是异位性皮肤炎等疾患很容易在此时节发生。另外,天气明显转凉后,人体新陈代谢渐缓,有的人则会出现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的症状。

中医认为,秋冬养生的重点,以养阴润肺、防燥养血为主,可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白色食物”。其中又以白菜、萝卜功效最好,白萝卜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白菜中的纤维素还可促进肠蠕动,预防体内火气导致的便秘。此外,晨起时喝一杯蜂蜜水,或在早餐的豆浆或牛奶中加入些蜂蜜,也能有效缓解冬季皮肤缺水少油、体内积火燥热的症状。而含有粗纤维,如带梗的地瓜叶、牛蒡、海带、竹笋、蒟蒻、无花果、地瓜、芋头等食物可多吃,可增强身体对季节转换的适应力,避免感冒。

此外,冬季饮食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等,以免火上浇油,加重肺燥症状。可多吃山楂、柚子、石榴、苹果等清润甘酸的水果,其含有的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可滋阴润燥。二是要少吃盐。咽炎的诱发因素多是炎、热、燥,冬季人体抵抗力弱,更易反复发病。如饭菜中含盐量太高,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高盐饮食还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诱发咽炎。另外,炒货如瓜子、花生之类也要少吃,这些食物又咸又干,同样是咽喉的大敌。

在日常保健部分,医师建议,日夜温差大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张口直接迎向凉风,运动后应尽快擦干身体、换下湿衣物,避免因为皮毛保护功能略减之际,感受秋燥风邪。◇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