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特汽车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涵

杨硕英/罗郁棠(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系统思考与组织学习研究室)
font print 人气: 418
【字号】    
   标签: tags:

圣吉(Peter Senge)提出五项修练来协助组织迈向学习型组织,然而多数组织只接触了表面工具,而没有触及核心内涵。我们以实例来谈谈,真正走在“学习型组织”这条路上的群体及个人,会呈现怎样的样貌。

福特汽车林肯计划

90年代初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以超过10亿美元的预算,启动林肯大陆车型(Lincoln Continental)车款开发计划。这项计划为期5年,约有1,000名全职工程师参与,分成10几个工程专门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产品的不同层面。

该计划要求在预定期限内推出的新车型。工程师们都怀着戒慎恐惧的心情,担心工作上的延误,会影响后置作业的人,拖累研发进度。因此,成员间的对话常显露出“愈快把事情做完愈好”的急迫感。车款开发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问题开始浮现,包括规格不符、零件号码错误,以及零件不合用等等。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被指向“时间紧迫,难以好好协调”。

透过工具 了解系统运作

当时正在就读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博士班的金姆(Daniel Kim)博士受邀参与该计划,将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等工具引进,目的在改善开发团队在新车研发时的成本与时间绩效,并解决团队中难以有效合作、协调困难的困境。

金姆要求工作小组描绘过去处理这些问题时的对策,试图找出工程小组间无法有效合作的原因。当工作小组成员分析自己面对问题如何处理时,逐渐看出一种固定模式。当小组碰到某个困难的设计问题,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自行解决,二是与不同小组一起着手处理问题根源。由于每个人都承受了沉重的时间压力,因此多半采取自行解决的应急做法。不幸的是,这种方式往往会为别的小组带来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因为在相互影响的系统中,一个小组采取的行动几乎总是会影响组织中其他的小组。

譬如:负责汽车噪音、震动与平顺的小组(NVH小组)为了解决车体震动的问题,采用了增强结构的方式。然而增强结构反倒给负责底盘的小组(掌控汽车的整体重量)带来新问题。底盘小组对NVH专家造成的重量问题感到愤怒,便自己想办法解决重量问题;他们藉由减轻其他部分的重量,并增加轮胎的胎压设定以维持行车稳定。NVH专家发现此事后怒火中烧,因为胎压增加会影响汽车的平顺度。双方陷入了恶性循环,工作小组之间失去信任,藩篱愈来愈高。“我们对抗他们”的心态变成了一股难以自拔的力量。

看见自己 促成集体转变

成员们开始看见,自己应急的办法,为其他人带来意外的副作用与新问题,结果又造成更多的应急办法与副作用。大家清楚看见,绝大多数的时间压力来自于彼此间互相制造的问题。“房间里一度出现明显的转变,”金姆说。“仿佛他们突然看到自己早就知道但却未察觉他们其实知道的道理。……他们真正看到了导致一切的系统模式,也因此领悟到,他们不该怪罪任何人。这个模式是大家共同造成的。每个小组各行其是,没有人看到个别反应形成了更大的系统——这个系统不断产出劣质的技术解决方案,带来压力,延迟交车。当大家充分认知到系统的意涵,一名成员说:‘老天,看我们把自己搞成什么样子!’”

这句话的关键是“我们”。在此之前,每个问题都能找到替罪羔羊:“他们”那组、“他们”上司、时间不够等。当所有的“他们”烟消云散,“我们”逐步浮现,人们的觉知与变革能力随之增加。经过数次类似的觉醒时刻,团体成员逐渐培养出新态度。这种态度带来重要改变,让成员以更好的方式协力合作。成员们开始能够彼此分享意义,反省哪些东西有用、哪些没有用,而且没有人会受到惩罚。这个作法让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压力完全消失,学习速度加快,找到快速发掘错误、减少错误的方式。最后,他们在研究新车的过程中打破了很多纪录,交车时间比预定期限早了快一年、拥有充足的试车时间,把省下来的6千3百万美元归还公司。这是福特公司第一个超出了所有预期目标的专案,员工的奉献与投入程度超出了任何可以衡量的尺度。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精神内涵

共同创造系统的成员若领悟到,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创造自己渴望成果的全新能力。福特的上司不断追问:“你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员们这么回答:“大家开始改变运作方式,很多问题就不见了。”这种说法对未涉入其中的主管而言,很难理解、很难体会。但当几百个人开始用不同的观点看事情,考量到整体而采取行动,这种集体的转向,才是促成变革的有效力量。

当人们无法看出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就很难产生根本变革。这种转向真正的内在修为,很难言传,但力量强大,这也才是“学习型组织”真正核心的内涵。所以圣吉在《第五项修练》第一章就以“metanoic organization”来形容学习型组织的精神,意味着心灵意念的根本转变,带有“repent”(悔悟)的意义在其中。但,这几乎迥异于大多数管理者的想法;因此,在学习型组织这条路上,现代组织的管理者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补充:

更多关于福特汽车林肯计划中,学习型组织方法、工具的落实,以及态度的转变,并打破许多制造纪录的过程,请参阅:《第五项修练II实践篇》(上)第277 页至第283页、《第五项修练II实践篇》(下)第912页到第923页、《深度汇谈》第389到395页、及《修练的轨迹》第73至75页。◇(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管理者在经营企业时感到最困难事就是在逆境中做决策,逆境做决策的困难是在于当下你能不能清楚地去做正确的事。因为一旦决策做得不好,可能公司就一毁到底,也可能短期变好长期更糟!
  • 这个基模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你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拉长时间看时,会发现这个待解决的问题,竟起因于昨日所采行的解决方案。当人们为求解救眼前困难,往往采用快而立即见效的对策,就有如为求短暂畅快而喝毒酒来解渴,但却为日后造成更严重难解的问题。
  • 企业的管理者若能创造出一个让员工实践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那么这个管理者是最有可能将公司生产效率及员工工作满意度发挥到极致的。然而,如何才能让下属自动自发同时又能最终达成公司的共同目标呢?

  • COMPAQ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两位CEO:费佛及康尼恩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也带来不同的结果。康尼恩所带领的COMPAQ的成长引擎,如图3。
  • 面对加速变动的现代经济体系,组织不再能以固定产品、固定技术、固定市场而冀望能基业长青。时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便创造新产品、新市场,对组织的生存而言成为基本的要求。
  • 组织学习是近十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最近这个话题也延烧到政府单位,这也让组织需要“学习”这件事,造就一番流行。然而,很多组织并不了解组织学习的内涵为何,就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很自然就把它组织学习连结到教育训练,或甚至还连结到知识管理。其实,组织学习不等于教育训练,也不等于知识管理。
  • 考夫曼将与世界各大企业高阶主管辅导过程中的经验,例如: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谷歌(Google)、联合利华(Unilever)等等。结合成这本《觉醒的企业》,期望带给人们能够学习着如何扩大自己内心的容量,保有自由、正直及具有责任感的态度,并且在艰困的环境下,能够以平静地心态发挥出生命的创造性潜能、更有智慧地去讲出真相,增进组织的沟通互动,为企业开创出新的选择。
  • 自《第五项修练》一书于1990年出版后,广受实务界的欢迎,中文版的销售在台湾就有数十万册,在中国大陆也高达了650万册。圣吉在《第五项修练》书中提到的“系统基模”主要谈到管理的有四个,我们找到一个新的诠释方式,帮助读者记住。
  • 提到管理一词,每个人想到的都不太一样。从学院派的角度,也许有人会回答管理有四大功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进行这四大功能的背后目的,就是能让一群人能完成交付的任务,这样的思维基本上也是建立在所谓现代科学的思想上,也就是假设透过管理或者说透过这四大功能,就能让一群人完成交付的任务。
  • 只有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就如享誉国际的交响乐团,一定是由一群杰出的音乐家所组成一样,杰出的组织必定是由杰出的个人所组成。而要培养出杰出的个人,不只要提供物质的富足,更需要提供精神上的福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