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在台湾,谁是左派,谁是右派?

曹长青

人气 313
标签:

【大纪元2月13日讯】在西方民主国家,政坛竞争完全被左右派之争主导。亚洲民主国家近年也开始有这个趋势,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日本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右翼自民党执政,左派社民党毫无出头之日;而南韩则是左派多占上风。台湾转型为民主国家以来,一直被统独问题严重困扰,左右派之争似乎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但随着台湾民主的深化,尤其是台湾国家正常化之后,左右派分野会逐渐形成,而且迄今为止的架构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国民党一直是反共、施行自由经济的,所以被认为是右翼(事实上,任何独裁政党都不是真正古典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右派)。但当年国民党的右倾,并不是建立在对西方左右派分野的清晰了解之上的,即使那些主要自由主义知识份子,像胡适、殷海光、雷震等人,也都不懂经济,他们的 “自由主义”基本只是建立在反独裁之上。胡适只提出了一个“全盘西化”的口号,从他很少的几篇谈及美国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在美国白呆一场,连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三权分立架构的基本精神都没弄清楚,更谈何传播。所以国民党时代的台湾,既没有真正的右翼,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左右之争,主要是专制和反专制的斗争(就像今天的中国),另外加上更强烈的台湾人反中国人种族压迫的斗争(参见我在上期《开放》的文章)。

●国民党时期的左右翼状态

而民进党和其所代表的台湾人,由于属于被压迫者,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反抗作为统治者的国民党,同时有推动台湾独立的诉求。而在反抗国民党的各流人士中,的确有一些是亲共、亲社会主义的。国民党的压迫是四重性的:镇压反独裁者、镇压要台独者、镇压亲共者、歧视台湾人,而这四者之间又都有重迭之处,于是这四股被压迫的力量联合起来反国民党:像李敖等文化人是反独裁、亲社会主义;三个退党的前主席(许信良、施明德和林义雄)都非常左倾;民进党的重要派别“新潮流”的主要人物,在美国留学时,曾组织学习马列小组等等;而以彭明敏为代表的一批人是在对自由、人权的价值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反独裁,追求台湾独立。但从总体上来讲,作为被压迫者代表的民进党无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上都自然左倾。

目前维基百科对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定义为:国民党的政治立场是“ 三民主义、保守主义、反共主义、中国民族主义、中国统一,中间偏右”;民进党的政治立场是:“ 自由主义、台湾独立、台湾民族主义,中间偏左”。这个定义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国民党时代的台湾两党(由于民进党八六年才成立,所以说是“ 两股力量”更准确一点)。

但台湾转型成民主制度之后,国民党开始变化,当年反国民党的各路人马也开始分崩离析(这也是民进党内屡屡有人叛变的原因之一),于是原来的国民党右倾、民进党左倾现象也开始改变。

●民主化后国民党走向亲共反美

首先,国民党由于亲中、亲统而开始亲共。国、亲、新党的主席们以及一杆子国民党系统的“ 外省人”去朝拜中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连战的“ 联共制台独”更说明问题。今天国民党置“ 反台独”高于反共,本身就说明他们无论当年还是今天都没明白,反共的根本目的是反什么。反共是右派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国民党连“ 共”都不反了,自然别谈“ 右”了。与此同时,民进党由于亲独而必然强烈反对“ 逼迫统一”的中共,于是“ 反共”成为民进党的重要目标。

其次,由于国民党今天希望借助共产党之力来遏阻台独,所以他们反对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极力阻隢军购案等),进而由于反台独而全方位反美。反美(其根本是反对美国所代表的价值)也就和“ 右”毫无关系了。同样,民进党由于需要美国帮助而亲美,尽管他们未见得支持美国的一些政策(诸如伊拉克战争等)、对美国因现实利益而向中国妥协不满,但也不会明显反美。

在统独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台湾政治将一直以这种架构为主。也就是说,无论亲共、反共,亲美、反美,都主要是基于现实利益考虑。台湾最后一定走向独立,这是大势所趋、毫无疑问的。最近台湾的民调显示,没有中共武力威胁的话,有 62% 主张台湾独立,在有中共威胁的情况下,仍有54 %支持台独。而随着老一代 “外省人”的去世,这个比例只有提高这一种可能。

在台湾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之后,真正的左右派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但双方的争斗则不会像西方国家这么清晰、这么激烈。同时,民进党将继续逐渐右倾,国民党将继续逐渐左倾。为什么?这主要是由于其各自所处的社会阶层所决定的。

●民进党趋向右派,台联改名偏左

以西方的情形来看,右派的中坚力量是中产阶级;而左派是两大块:一是知识份子阶层,二是底层吃福利阶层。在台湾,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湾人,压倒多数是典型的中产阶级,而且其比例高于美国以及其它西方中产阶级阶层,因为由于亚洲人的勤奋传统,台湾没有一个靠福利为生的底层阶级(福利照顾的基本都是真正需要关照的老弱病残);没有这个福利阶层,就扩大了中产阶级阶层。这个经济阶层,导致民进党必须代表中产阶级利益,即使想偏左,也绝对左不到西方左派那么可怕的程度。例如,和日本、香港一样,台湾现在已经施行全民健康保险,但对于一个全民都勤奋工作的国家,施行全民健保或许利大于弊,不会可怕到加拿大的程度。没有以福利为生这个阶层(人们也没有可以不劳而获这个意识),是台湾独立后整体会逐渐偏右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虽然没执政时的民进党比较左倾,但今后,作为中产阶级代表的民进党,加上国会和中国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逐渐向右转;事实上民进党在执政后,已经一直在向右妥协。在政治上,明显左倾的前党主席许信良、施明德和林义雄都退党,新潮流派系正在被淘汰。而目前民进党的主要领导人陈水扁、游锡坤、苏贞昌、谢长廷等人都没有很左倾的历史,今后更不太会有把他们推向左倾的明显因素。

但曾为民进党同盟军的台联,最近则要更名为“社会民主党”,并明确提出,今后该党的重心,转向主要关注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而且该党也不再提原来一向强调的 “深绿”口号。从方向和党名的变化,都意味着这个小党今后要走左倾路线。台联的这种变化和其精神领袖李登辉有直接关系。李登辉早年所以有短暂参加共产党的历史,主要由于他有同情底层民众、均贫富的社会主义想法,而且在两年前接受我采访时,仍表示他对社会主义的倾心。这次台联在北高市长及议员选举中惨败,作家背景的党主席苏进强被迫辞职,一直跟随李登辉的黄昆辉出任党主席,这些都意味着原作为精神领袖的李登辉今后将直接影响台联走向左倾。而当“台联”易名并不再坚持深绿的方向,就已决定该党不可能有大的前景。而它的左倾方向,不仅不会影响民进党为主体的绿营的偏右趋势,反而由于双方对立,可能会把民进党推向更右的方向。

●知识层的左倾意识将主导国民党

而国民党派系,则主要是由主导上层建筑的知识份子这一块组成。无论哪个国家的知识份子阶层,都是以左倾为主,台湾当然也不例外。多数台湾文化人现在已经成天跟着西方左派鹦鹉学舌了。《中国时报》《联合报》整个一片反美、反西方声浪,其恶劣程度超过中国政府的御用文人们。那个 “前中国人”阶层,会越来越像犹太人的状态,文化人多,占据上层建筑领域,自然就会左倾。另外台湾和南韩有一个相同的情形,那就是要统一的,都是左倾的,为什么?就因为他们看重的是土地、国家和意识形态,而不是传统自由主义者所关注的:个体主义的价值。

在经济方面,国民党的政策以前比较偏右,但现在也开始改变。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上任一周年时在《联合报》发表文章指出,他们要执政的政策是 : “廉能政府、均富经济、公义社会、多元文化。 ”他不提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反而强调均富经济(谁来均?政府用扩大税收来均),明显是偏向左倾社会主义。

在社会问题上,双方都是无神论主导,所以民进党和国民党不会有多大区别。同时,又由于双方同样受亚洲传统文化影响,既不会像西方的宗教右翼那么“ 保守”,却也绝不会像西方左派那么“ 开放”,更何况西方也过了狂热开放的年代。所以即使台湾知识界整体比较偏左,也无妨台湾社会基本偏向“保守”的格局。

台湾的统独问题是暂时的,眼见的将来就可以解决。而左右派的问题则像爱情一样,是人类永久被迷惑、永久会争论的议题。

——原载《开放》2007 年2 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曹长青:中国社会不公  毫无和谐
曹长青:美国媒体精英主义的衰落
曹长青:把凯恩斯主义撕成碎片
曹长青:中国上下都腐败,“腐”入膏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