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录像版权推出新法宝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于止戈编译报导)在娱乐业界高声维护智慧财产权的同时,影音档案却在各地透过传输软体泛滥般的流通。这些未经同意的,散布在媒体大亨眼中,便是口袋中一叠一叠的权利金、版税付诸东流。

所幸前不久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的科技公司Audible Magic推出一项辨识录像档案的新技术,可望一改现状。Audible Magic的总裁亲自操刀,从YouTube上下载了一段两分钟长的短片,再将短片输入自家的录像辨识系统。

这一截短片色调昏暗、配上中文字幕,看起来应该是以录影器材从电影院的一角侧录而来的,所以影片品质并不好。好在 Audible Magic的辨识软体不负众望,很快的就辨识出短片内容是《杀死比尔第二集》(Kill Bill: Vol. 2.)在四十九分三十七秒开始的一小段,情节是剑术训练。

整个娱乐事业现在吵得沸沸扬扬,要求网路公司采用这项新科技筛检音乐及影像档案。有些社交功能网站马上表态,MySpace日前表示将采用Audible Magic的新系统,过滤自己网站上是否有未经授权的影音档案;不过并非每家网路公司都抢着搭这趟顺风车,Google去年买下的YouTube顶着来自MySpace作法的压力,并不急着采用新技术。

虽然YouTube去年就公开表示将年底之前就使用过滤技术,可是迄今尚未有所行动。更甚者,YouTube表示仅向与它签署协议的媒体公司提供反盗版工具,这个火上加油的作法更是惹恼了某些媒体公司。压力与日俱增,诸如美国国家广播公司、Viacom等媒体的高阶主管也点名批评Google的拖延作法。二月初Viacom还以版权为由,要求YouTube将网站内的十万笔影片删除。

Youtube在一份声明中回应表示,要确认一段影片在上传前是否已经获得完整授权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这需要影片中所有素材的版权所有人共同参与,单纯靠自动核对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Audible Magic等公司所开发的系统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资料库来储存歌曲、电视节目、电影的数位对比档案。一旦有新档案上传到使用该系统的网站,系统会自动进行对比。若是有版权归属的档案,则再依据授权情形决定是否张贴于网页上。

音乐档案的辨识技术早已运用于侦测社交网站上的版权音乐。相对而言,影像档案的辨识系统便没有那么成熟。因为影像档较为复杂,进行辨识需要的讯息更多,而且不够完备的辨识系统只要靠一些简单技术,如裁切影像,就能够瞒天过海。再加上电视每天播出的节目杂如牛毛,资料库必须撷取节目以进行比对,监测的难度自然也就随之增加。

不同的人会将包含某些电影片段的同一节片段一再的上传到YouTube等网站,电影公司一发现就必须要求网站将这些短片删除,周而复始的工作令电影公司不堪其扰。现在好莱坞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自然也是乐观其成。

到目前为止,就算是声音档案的“指纹”已经受到广泛应用,这类系统也不是万无一失,比如将一首歌配进一部完全不相干的影片里就会让系统捉襟见肘。

去年底发生一件案例,YouTube的用户上传了一部短片,影像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超人归来》(Superman Returns)的片段,配上新力博德曼音乐(Sony BMG)旗下子公司哥伦比亚唱片出品的音乐《超人》。新力公司可以藉音乐的“指纹”,靠授权使用得到些好处,华纳兄弟却不能如法炮制,因为过滤系统不监控录像档案。

去年秋天美国电影工业要求科技公司先推出监控录像的过滤系统以供测试,希望可以让录像档案的“指纹”系统尽早成熟。总共有十三家公司表示配合的意愿,开发的系统也在评估中。

在软体开发的世界中也有人看出一些端倪,认为过滤网站上的版权档案有利可图,纷纷投入这个新兴事业。

网路上变化的趋势往往快过媒体公司的反应机制。加州的一家后起之秀Attributor公司对“过滤”有一套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在网站上架设过滤系统不是长久之计,而是版权持有者必须拥有自己的工具在网路上漫游,搜寻属于自己的文字、音乐与录像。

这个新兴领域的先驱Audible Magic早期开发的系统是为了辨识广播节目里的音乐,作为听众购买线上音乐的参考。后来公司把这项技术转型成了声音档案的辨识过滤系统。

虽然录像辨识系统在去年进步神速,很多技术细节并没有公开,不少瑕疵也有待克服,比如过短的影片辨识不易等等。所以架设录像辨识系统后,后续软体的开发、收费在所难免。

任何的档案过滤系统都是双面刃,YouTube的同行Guba.com开发了自己的过滤系统,这么“自律”理所当然获得了媒体业的青睐,可以在自家网站代售华纳与新力的影片。只是自从去年四月开始禁止版权影片的上传后,Guba的造访人数应声下滑。Guba的主管表示他们知道如何对民众投其所好,可是为了长远发展,就算代价很高还是得这么做。有些规模较小的网站早就开始利用基本的过滤技术监控录像档的音轨与音乐档案,目的很简单,期望能够安抚某些版权持有人,免得大家对簿公堂。

有些专家相信这些科技的应用势在必行,后续配套法令、补强程式的发展也令网路用户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星法官接受换庭要求 审讯揭示证据污染
明慧录像:警察所长惨死公安手 一家四口死于暴政
为修补证据错误 星警察提修改控状
黄才华:在新加坡法庭上为自已的人权抗辩(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