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御驾驶─刹车篇(上)

人气 32
标签:

【大纪元3月20日讯】(AUTONET记者:江明翰 报导) 各位支持AutoNet的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咱们每周一次的浅谈驾驶系列文章的时间啦!相信继之前的轮胎篇之后,大家对关于轮胎的功能与特性有一定的程度的了解,而我们此次将谈谈与轮胎息息相关的刹车部分,希望能藉由介绍刹车与轮胎间的关系、刹车的功能与特性…等内容,让大家更能了解关于刹车的一切,以便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充分了解车况并预作准备,让自己与他人远离危险。

首先,既然提到刹车,那就得先从刹车系统的定义与组成开始讲起,刹车系统就是一种减缓运动中的物体的速度,以至于静止不动的装置,在车辆上有两种刹车装置,一种是大家都知道的刹车踏板,另一种就是利用引擎和变速箱档位切换间的引擎刹车,而一般汽车的刹车踏板是液压刹车系统,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将驾驶脚踏刹车踏板的力量传输到各个轮子的刹车作动器。脚踩下刹车踏板,利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构造会推动一个推力放大的装置(即真空倍力器),再推动一个内有刹车油的活塞,将刹车油推送进刹车管路中,经过液压的分配(即比例阀),将适当的液体分送到各轮的刹车作动器(碟式或鼓式),作动刹车使车辆减速停止。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刹车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几项要求:

(1)能产生足够的减速度,在合理的距离内使车辆停下来
(2)有一定的稳定度,不因温度或干湿大幅影响刹车系统的效能
(3)即使刹车系统发生故障(非同时并发许多故障),也可以让车辆在合理的范围内停下来
(4)维持车辆刹车过程中的动态稳定,即无论在何种载重与路面状况下,后轴车轮都不应比前轴先锁死。

上述所说的是对于车辆刹车系统机械功能设计上的要求,然而同时必须藉由驾驶者正确的操作与观念配合,才能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就算一辆车有再好的刹车系统,也必须靠驾驶人以下的良好习惯配合:

(1)下坡时善用引擎刹车
由于一般轿车的刹车系统,是藉由摩擦的方式,将动能转变成热能,随着刹车频率与时间的增加,刹车系统会产生较高热量,而温度的上升将会影响刹车效能,就是所谓的热衰退现象。刹车产生的热量,在一般行驶状况下,可以藉由空气流动来散热,可是在下坡时因刹车频率较高,热量无法及时消散,容易导致刹车效能的衰退。因此,行驶在长下坡时应将变速箱维持在适当的档位,例如2档或3档,可以藉由引擎转速的提升产生负压阻力(即之前所提的引擎刹车),使车辆减速而减少刹车系统的负担。

(2)依车主手册建议定期更换刹车油
如上所述,因刹车时会产生高热,持续高热下除会产生热衰退外,更严重的是热会传导至刹车管路中的刹车油,使刹车油升温达到沸点而汽化。汽化后,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当踩下刹车时管路中的液体推动到气体,造成气体压缩但不会将力量继续传递下去,最终造成刹车失灵。依据DOT4的要求,刹车油的沸点在230℃以上,但当刹车油中的含水量3.5%时,沸点降至155℃,由此可知在刹车油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沸点会因刹车油含水量增高而降低,更容易因温度的上升使刹车油汽化,导致刹车失灵。因此,为确保安全,最好参考原厂建议定期更换刹车油。

(3)了解自己车子的刹车反应
每一款车种的刹车操作设计都有些不同,无论是踏板的高度/深度/行程、踩踏所需的踏力、操作力的线性感、踩下后刹车力的反应快慢等等都各有差异。因此建议找个空旷且安全的地方,熟悉了解一下自己车子的刹车特性,尤其是练习紧急状况下的刹车感觉,例如ABS作动时的踏板反弹回馈感觉,或是车轮锁死现象的体验。如此,才能在紧急状况发生时,从容应对

(4)配备有ABS的车辆,紧急状况时除了踩刹车,更重要的是转向与闪避。ABS主要功能是让车辆在刹车过程中,车轮保持转动不锁死,维持车辆的稳定与转向功能。因此在驾驶配备有ABS的车辆遇到紧急状况时,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快速且大力踩下刹车踏板并维持踩着(这时千万不要点放式刹车),同时打方向盘闪避前方的障碍物。刹车的过程中,踏板会产生ABS的回馈振动,此为正常现象,应持续踩着踏板不要放开,直到状况解除。

由以上可知,当车轮锁死时,车子不是失去转向力就是失去稳定性,此时该如何防范呢?提供以下几点建议大家参考:

(1) 购买配备有ABS的车辆
一般车辆的设计,在刹车力的分配上,会使前轴车轮比后轴车轮早锁死,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也因为如此,车辆会因前轮锁死而失去转向力,如果无法及时停止下来,便只能眼睁睁地撞上前方障碍物。基本上ABS的作用即可让车辆在紧急刹车过程维持稳定,亦可让车辆保有转向能力,如能正确操作,可以避免许多碰撞意外发生。

(2) 需特别注意在雨天湿地、草地、砂砾路面、雪地上行驶的状况
上述几种路面条件,都是属于低摩擦的状况,即使只是轻踩刹车,车轮也很容易锁死。因此行驶在这些路面上时,必须拉大安全车距,降低车速,预留足够的煞停空间。行驶中也要认知周遭车辆与环境,尽量避免让自己车辆单侧(通常是右侧)轮胎驶入路肩外草地或砂砾路面。

(3) 入弯前适当降低车速,不要一边过弯一边踩刹车。
在弯道中踩刹车,由于重量转移的关系,容易发生不稳定的现象,且内侧轮较外侧轮容易锁死,一但发生车轮锁死,也极易发生甩尾失控的现象。因此应养成入弯前先减至适当车速,避免在弯道中重踩刹车的习惯,一方面可维持车辆行驶稳定,另一方面可使车辆过弯顺畅,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4)平常开车需注意轮胎必须维持良好的抓地力
. 有事没事最好检查一下轮胎胎压,必须常确保胎压值在原厂规定范围内,而在雨天或在潮湿路面行车,要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或降低车速,因为湿地摩擦系数低,车不仅不容易煞得住也不容易控制车辆,万一发生水漂现象(浮水效应),危险程度相当高。此外若轮胎胎纹深度不足时,应尽速更换轮胎,一般最低限度为1.6mm,或已磨到轮胎磨损标记为基准。胎纹深度不足时最好别在雨天行驶,否则发生浮水效应的概率会相当高。

其他关于刹车时的一些车辆动态特性和处理原则,我们会在下一次的文章中继续谈谈,让各位读者们更能了解运作原理、更能处理任何会发生的状况,更能避免更多的不幸,而这才是防御驾驶的所宣达的概念所在。

(以上文章内容,均感谢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ARTC大力支援提供,读者可至ARTC官网http://www.artc.org.tw下载防御驾驶教战手册PDF档阅读)

──转载自《汽车日报网站》(http://www.autonet.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南韩国产车有害物质偏高 造成驾驶不适
西班牙爆竹车爆炸17人伤
澳洲工党汽车业投资计划引发相关人士评论
违规下载丰田机密 中国技师在日被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