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学不再“怕怕”

台湾/ 田玉静
【字号】    
   标签: tags:

学校开学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鲜人来说,有的充满了期待,有的却是忧心重重,一想到七点半前到校,然后乖乖的坐在位子上,听老师上课,然后要等下课钟响,才能到操场玩的生活,实在是给他有点怕怕。对于低年级怕进教室的孩子,该如何处理呢?

南投竹山国小的黄淑珍老师,对于害怕进教室的孩子,利用校园的植物观察,消除了孩子对上学的恐惧,而且还唤起孩子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哩!

淑珍说,班上有位同学君伟,每次进教室ㄧ定要妈妈陪伴着,只要妈妈ㄧ离开他的视线范围,马上就嚎啕大哭,死拉着妈妈的衣襟不放,几番下来,弄得大家筋疲力尽。

桃花心木下的游戏

有一天,妈妈离开后不久,君伟照例又嚎哭了起来,怎么哄都哄不住,这时淑珍突发奇想,此时校园的大花桃花心木不正结着果实吗?不如带着全班的孩子去捡果实吧!一群孩子来到树下,正好果实迸了一地,里面的翅果露了出来,刚好可以用来玩游戏,淑珍先示范,将翅果往空中抛,然后翅果就像竹蜻蜓般,缓缓的旋转而下,淑珍请让孩子接住,再往上抛,接住的人继续玩下去,没有接住的孩子算是被判出局,只能在旁边喊加油!由于不想让果实掉下去,孩子玩得很专注,君伟也玩得很起劲,不知不觉中好像忘记了哭泣这回事。

回到教室后,淑珍拿了一片翅果,摸摸君伟的头,问他好玩吗?君伟小声的说:“嗯!很好玩。”“那你想不想拥有这片翅呢!”君伟用力的点点头说:“我也想玩给妈妈看!”淑珍于是和君伟约定:“明天如果你只让妈妈送你到教室门口,我就将这片翅果送给你!”君伟点点头答应了。

种子礼物的魅力

隔天君伟真的只让妈妈送到门口,很高兴的从老师手中接下这片翅果,下课后,马上迫不及待的跑到操场玩起来,很不巧的可能选错了位置,翅果竟然掉入水沟中,君伟心急的跑回来哭诉,淑珍安慰他并说:“明天如果你只让妈妈送你到中庭花园,我就再送你一片翅果。”第二天君伟果然遵守约定,高高兴兴的从老师手中接下第二片翅果,并珍惜的用手帕包好放入铅笔盒中,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玩。

第二天君伟依约只让妈妈送他到中庭花园,一进教室,迫不及待的和老师分享,全家如何快乐的玩他带回去的翅果,尤其是妹妹玩得爱不释手。君伟悄悄的问老师可以让他再带一片回家送给妹妹吗?淑珍心想太好了,难得君伟这么喜欢这片果实,于是跟做他最后的约定,只要他让妈妈送到要门口,自己走进学校且不再哭泣,就再送一片给他带回家给妹妹。翅果对君伟的太有吸引力,君伟一切都依照约定,一星期下来竟然可以自己上学了,不再赖着妈妈,君伟这么快的转变,连妈妈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片的翅果似乎打开了君伟的探索世界,君伟开始对自然产生好奇,一下课便往中庭花园跑,回教室后,会兴奋得和老师分享他在哪里捡到漂亮的树叶和果实,或是在哪棵树上看到什么样的小虫儿。有一天妈妈跟老师说,君伟会注意到路树上的鸟儿,并仔细的听鸟儿的叫声、观察鸟儿在做什么,还会跟妈妈讨论哩!

淑珍老师很欣慰的说:“君伟对于上学,已经从先前的恐惧转变成充满新奇的期待了,可别轻忽一片果实所产生的力量喔!只要用对方法,孩子很快的就能扭转原先的情绪障碍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孩提时代,年龄达到就学年龄就得去上学,这是国民义务教育,没任何人例外。当时在那纯朴乡下生活中,可以上学读书感觉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 冬天的贵州,正是“天无三日晴”,天经常是阴沉沉的,不时飘雨。在月亮山区的从江县大洞村发滑的山道上,人们每天会看见一个背着小孩的小女孩去上学。
  • 两会轰轰烈烈的召开,政策是一个接一个的出台,这个领域应给予扶持,那个方面应给予优惠,某某地区该给政策倾斜……叫的最响的莫过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有的人总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或是拥有的什么技能知识生怕别人学去。其实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会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 学生K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平时的言行却表现得比较高傲冷漠,也不怎么关心其他同学。有一天,他气呼呼地来找我......
  • 莲花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当孩子表现出他的天赋、爱好时,家长或老师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去否定孩子......
  • 对立反抗的孩子,不只是容易暴怒,甚至屡屡挑衅师长,表现出种种情绪失控行为。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指引教师看透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跳脱对立反抗孩子设的陷阱,并针对问题,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辅导策略与正向管教技巧。
  • 有些孩子处在一个复杂与不好的家庭环境中,教师如能适时用正向的例子做引导,不但能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慰藉,也给了孩子往正向道路上发展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