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金棕榈奖落小成本电影 象征回归艺术根源

【大纪元5月28日报导】(中央社法国坎城二十八日法新电)第六十届法国坎城影展昨晚将最高荣誉金棕榈奖,颁给罗马尼亚小成本电影,让许多大牌美国名导失色不少,但对于正在欢庆周年的坎城影展而言,这代表回归艺术根源。

三十九岁的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汀穆基昨晚在颁奖典礼上,以“四个月、三星期又二天”(暂译)一片击败其他二十一部参赛片,夺下金棕榈奖,包括曾获金棕榈奖的昆汀塔伦提诺,以及葛斯范桑与柯恩兄弟等名导均落败。

穆基从颁奖的女星珍芳达手中接过奖座后说,此片胜出是对他的作品“至高无上的表扬”;此片叙述罗马尼亚共党统治时期一名女孩秘密进行堕胎,探讨了个人自由与疏离等重大主题。

穆基以低沉的声音发表得奖感言说:“我希望这座金棕榈奖对小国的小制片者而言是个好消息。”

他说:“你似乎终于可以不用大笔预算,不用大牌明星,就能拍出所有人关注倾听的故事。”

第二名评审团大奖由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殡葬森林”(暂译)获得,此片描述因个人严重迷失而受到困扰的故事。

第三名评审奖则由“茉莉人生”与“静默光芒”(均暂译)共同获得。“茉”片是法籍伊朗裔导演莎塔碧的首部作品,是一部自传性动画,描述伊朗在回教领袖统治下的悲惨生活。“静”片则是墨西哥导演雷格达斯拍摄关于爱、死亡与信仰的一部电影。

莎塔碧说:“我想将这座奖献给所有的伊朗同胞。”数天前德黑兰当局曾经抨击这部电影扭曲“伊朗革命的成就”。

本届影展参赛阵容中美国导演人数众多,但仅少数人获奖。

执导法语片“潜水钟与蝴蝶”(暂译)的美国导演施纳贝尔,赢得最佳导演奖,这部片描述一位无法说话并瘫痪的前法国杂志编辑努力写书的故事。另一位美国导演葛斯范桑则荣获特别奖。

其他像塔伦提诺与大卫芬奇等美国导演均空手而回。塔伦提诺的作品“死亡证据”(暂译)是一部嬉闹的幻想式动作片,描述一群妇女最后成为爱车如痴的精神病患;而芬奇的作品“索命黄道带”描述一九七零与八零年代让加州风声鹤唳的一名连续杀人犯。

“四个月、三星期又二天”一片获奖,更代表评审团与影评家之间难得“英雄所见略同”;影评家从一开始就认为,此片与柯恩兄弟的“血路追杀”(暂译)难分轩轾。

美国电影界刊物“综艺”杂志说,这部罗马尼亚电影,是“记忆中少数几部影评人民调自始至终均不相上下、一直到颁奖夜才胜出的的坎城影片之一”。

负责选出二十二部竞赛片的坎城艺术指导佛里莫说,当代电影业的佼佼者获得评审团青睐。

佛里莫告诉法新社:“藉由颁奖给罗马尼亚、墨西哥与南韩,评审团突显出近年来国际影坛最激励人心的三个国家。”

在罗马尼亚,媒体、电影制作人与影评人,均称赞穆基能胜出。

与穆基属同一世代的导演波伦鲍说:“这是最重要的奖项,更特别的是奖项颁发给罗马尼亚的电影。”

相关新闻
“大明星”抢镜头  占小布便宜
坎城求生  不能没有墨镜
坎城金棕榈明揭晓 德片天堂边缘先抱评审团奖
金棕榈奖今夜揭晓  罗马尼亚写实片呼声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