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电工”艺”把罩 台湾味”船”世界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蔡佳燕/八德报导〕水电工李明助3年多来从事袖珍手工艺创作,原本不谙木艺的他,苦心摸索,结合自己的水电专才,不用任何一支铁钉,将帆船、游轮及三合院等依等比例缩小,还加上引擎、灯泡,接电后,在暗处就成了璀璨迷你的夜光船。


李明助从农具工艺品做起,没想到后来竟做出兴趣。(自由时报记者蔡佳燕摄)

对于“李氏作品”,李明助只送不卖,遇到鸡同鸭讲却投缘的老外,热爱乡土的他会在帆船船身写上大大的“TAIWAN”送给对方,告诉他们这艘船是道地的“台湾制造”。


54岁的李明助为嘉义农家子弟出身,从事水电工作近30年,3年前将小时候接触过的石磨、牛犁、牛车、烘谷机等,凭印象中的记忆,在闲暇之余潜心创作。对木艺一窍不通又未拜师学艺的他,一开始吃了不少苦头,他说:“只靠一把刀锯和刻磨机,看似简单的东西,怎么做就是兜不起来!”

等到无师自通后,淬炼出一身拿手绝活,最厉害的工法是“榫卯技法”,所谓榫,就是不用任何一支铁钉。水电行里一处小小的角落是他的创作天地,他常拿废弃不用的塑胶管、旧灯泡和电线等,做出各种精巧小玩意。

其中,“明助一号”帆船花了他半年时间才完成,内部装有引擎和灯泡,这艘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船上包括看台、望远镜、救生艇及升降梯等一应俱全;“明助一号”与后来堪称可媲美铁达尼号的作品“明助游轮”,通电后,船身皆灯火辉煌,还有马达可行驶于水中。

制作袖珍作品很伤眼力,但有老花眼的李明助却越做越起劲,尤其用榫卯结构加木方钉,虽然可让整体作品结构紧密牢固,还可轻易拆解,但衔接的尺寸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靠的全是手艺、耐心及毅力。

李明助说,接下来他还想挑战制作直升机和摩天轮,“当然要会飞、会动的才好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