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风波持续

人气 3

【大纪元8月24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燕明报导)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在国际引发的风波在持续。继牙膏、玩具之后,一批儿童服装及毛毯也被新西兰及澳洲政府回收。中国市民和学者对中国产品的安全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继中国一批儿童服装被新西兰政府检测认定没有达到安全标准而回收后,新西兰及澳洲星期三还回收了一批中国制的毛毯,认为其甲醛含量超过标准。

在这以前,中国出口到美洲、欧洲、澳州等地的牙膏、咳嗽糖浆、玩具等被检测认定不达标而回收。从而引发有关国家与北京政府之间的风波。

北京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星期二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声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借机煽动。国务院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上星期表示,中国产品威胁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势。而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回应李长江的言论认为,中国不要利用国际上对中国商品的忧虑,作为两个经济体贸易关系间报复行动的借口。

本台访问了几位老百姓,请他们谈谈对中国产品的看法。深圳的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女士说—

某女士:“现在有很多伪劣商品,还有出口的商品,超标什么的,给人家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大大地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形象。”

深圳的唐先生说—

唐先生:“可能是国家之间的检测标准不一样吧,国外的标准比较严吧,如果我去买,我也不会知道这个产品会有副作用,就使用了。”

记者:“你现在知道了,你怎么选择呢?”

唐先生:“我相信我也不会用(有问题的中国产品)。”

记者又访问了香港的时事评论员邹兵先生,他认为—

邹兵:“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生产了很多世界上的加工产品,它对其他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当然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各地加工业有些抵触情绪,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中国的质量管理不够严格。尽管有些出口加工产品经过一定程序,有但是因为中国放宽了出口,原来出口都是由进出口公司,专业公司做的,现在来料加工的,专门给人家生产加工的工厂越来越多,因此良莠不齐的东西就出现了,所以有些产品不合格也不是奇怪的事。”

风波发生以来,北京发布资料称,中国输往美国玩具每年大约三十万批次,被美国回收的个案仅有三十起,以此为例说明,和输出产品的总数、贸易总额相比,被回收的比例极低,不必过虑。

对此,香港资深传媒人马家辉在《明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官方仅仅提供合格率或拒收率的数字没法说明“中国制造”的恐怖真相。因为“中国制造”的恐怖并非在于量多而面广,更在于它的货品假劣水平己经到了没有底线的境界。

文章认为,中国产品危险辐射范围无所不包,穿的吃的玩的用的,只要能够以劣质物料蒙混过关,全部可以造假行骗。深层地看,这并不只是中国货的品牌危机,它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品牌危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标准局抽验寝具 2件中国制产品含过量甲醛
陈朝容:焚香注意空气流通  避免危害健康
含铅玩具召回 圣市家长紧张
中国销荷兰床褥验出致癌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