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媒体自律 不宜侵犯式访问当事人亲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九日电)“张老师”国立空中大学副教授张德聪今天在第三届“好媒人”儿少新闻媒体识读工作坊,呼吁媒体报导自杀新闻要自律,尤其不宜对自杀当事人亲友做侵犯式的访问,也不宜未经专业评鉴,即对自杀者加上精神疾病等污名化的标签。

第三届“好媒人”儿少新闻媒体识读工作坊巡回各媒体举行,继苹果日报、自由时报后,今天第三站到中央通讯社,出席的专家学者呼吁媒体,宜妥善报导儿少自杀新闻或性别议题,中央社总编辑赖秀如致词指出中央社很规矩,但也希望透过讨论让各媒体和更多人知道,并维护青少年与儿童等弱势者的人权基本权益。

这项工作坊由主办单位社团法人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理事长纪惠容主持,张德聪专题报告引证许多自杀率上升的数据如自杀是台湾十大死因第九位,二十四岁以下自杀死亡人数去年较前年增加约二成二,并指台湾前五家平面媒体报导自杀事件2006年一月到四月共有四百四十六则,其中有两家媒体将自杀事件新闻刊登在头条。

张德聪参考国内外资料印证指出,媒体自杀报导会有模仿效应,自杀率因名人攀高,并影响特别性别与年龄族群模仿采用相同方法自杀,自杀报导在报纸头条出现时,当月份自杀率会显着上升,美国曾经连续六年追踪调查发现电视新闻节目报导自杀事件后七天,青少年自杀率明显上升,台湾也不例外,当艺人倪敏然自杀死后,两个月内台湾自杀案件增加二十余件。

张德聪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媒体报导自杀事件的六要与六不,提出十项有关儿童少年自杀事件报导的建议与媒体共勉。

这些建议,包括要符合报导比例、内容平实、保持隐私、媒体自律等原则,不叙述过程、不作描述、不作诱引、不作夸张,要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避免简化自杀因素,提供解决资源,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尊重及关心自杀未遂者或其亲友。

媒体与自杀防治相关团体可藉由座谈、研究、教育、回馈沟通,监测与回应、定期分析、积极表扬,建立媒体与心理卫生专业团队,妥善处理自杀事件新闻报导事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