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新 “群众力”成为未来新宠

唐浩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1月12日讯】 凌晨两点,空中舞着雨丝的香港街头。

“一个功夫高强的华人警探。”刚下戏的华哥,领着几名幕后同事,收工后来到火锅店里宵夜。

“和女友手牵手,在河边散步。”华哥刚把故事起了头,一旁的小宝迫不及待地接上一句。

喝了口热汤的全哥,哈哈大笑说:“他们意外闯进时光隧道,回到了战国时代……”

80年代香港电影鼎盛时期,年产200部电影。这种群体接龙、集思广益来创作剧本的方法,是因应电影工业需求的生产策略之一。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从群众的力量与点子里寻找创新的动力,这种大众创新(mass innovation)的思维,如今渐渐普及应用在当代的企业经营与管理。

维基百科、widgets、电视节目、集体小说创作等,处处可见大众创新的影子。

如此火热的大众创新,究竟是什么?

大众创新1〉重视群众力

去年《Economist》的创新专题报导宣告,“大众创新的年代”已经悄悄来临。

大众创新认为,社会里的每个成员,都拥有独特的创意和能量,政府和企业要如何凝聚、运用这股群众的力量,将左右未来成败。

《TIME》2006年的年度风云人物,颁给了“You”,正是对这股群众力(people power)的肯定。

像人气最旺的影音网站Youtube,每天不重复的访客数1,000万人,上传的影片300万部,被观赏的影片高达1亿部。如此强大的产能,正是来自无数“You”的创意汇流。

群众力,无疑将是未来几年最热门的关键字。

大众创新2〉重视员工创意

基层员工,也是珍贵的创意宝藏。

IBM的《2006全球CEO大调查》发现,企业的重大创新发想,最多是来自旗下员工,比例超过4成。

管理思想家左哈(Danah Zohar)也反复强调,第一线员工的丰富实战经验,经常累积各式各样的独门知识,就连CEO都未必知悉。

欧洲营造业数一数二的蓝圈(Blue Circle)水泥公司,曾因为水泥运送成本过高、造成亏损,一度打算裁员。

但在和员工开诚布公沟通后,一名老驾驶向主管建言,将水泥车油箱改小,减轻油料重量,不仅减少耗油又可多载水泥。

基层驾驶一句话,竟让整个企业转危为安,保全所有员工生计。

善用公司旗下员工的群众力,他们将成为公司最佳的智囊团。

大众创新3〉强调群众思考

不仅重视群众的力量与创意,大众创新也强调“从群众角度来思考”。

美国报业从90年代起便陷入剧烈下滑的颓势。但是,一些中小型报纸却逆势上扬,赢得更多的读者和声望。

关键是他们采用一种新的报导策略:公共新闻报导(public journalism)。

简单地说,报纸先向当地居民征询意见,了解民众最关心的生活问题或公共议题是什么。在过滤汇整后,由记者代表民众向政治人物提问,并要求回应。

公共新闻报导的创新之处,在于重视群众的观点与感受,协助他们向该负责任的政治人物问政,解答群众的疑惑。

“市长,住在布朗克斯(Bronx)的鲁斯先生想请教您,洋基球场迁走之后,这块区域将有什么规划?”
公共新闻报导将每个人视作独一无二的“思想者”(thinker),真正倾听群众在想什么。它不仅赢得许多读者、专家的肯定,足迹也踏及全球30多国。

为什么需要大众创新?

在社会变迁迅速、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亟需大量创新,才能因应社会需求的转变。

“差异化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强调,差异化有二大要素:速度和内容独特性。换句话说,企业成功的决胜点,在于创新的速度与质量。

但光靠几个专家、或一个研发部门的传统创新模式,已经不敷当代所需。

以制药业为例,1998年,全球投入270亿美元研发新药,有24种新药获得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 A)认证通过;但2006年,投入640亿美元,却只有13项药物通过认证。创新成效每况愈下。

我们需要更丰沛的创新能量。企业必须弯下腰,寻找更多的专家来充实竞争力。

“你必须信任你的员工、客户,以及其他在这个创新网路上的每个伙伴。你必须信任他们提供的情报和创意,”IBM的CEO帕米萨诺(Sam Palmisano)肯定这项未来趋势。

“公司应该让创新流程变得更开放,拥抱外界知识与创意,”曾被《科学人》选为“全球50位顶尖商业与科技领袖”之一的杰斯柏(Henry Chesbrough)教授主张,公司凭自己单打独斗,已经难以竞争。必须借重公司外部的知识和资源,来维持创新的优势。

大众创新俨然成为世界下一波锐不可档的大趋势。◇(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深圳港货柜吞吐量居全球第四
走马濑20周年庆 规划新春成年礼
72道年菜  高雄餐旅盛装全球发表
金价直迫九百美元再创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