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可以这么浪漫(1)

李伟文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宫崎骏某一次接受访问谈到他制作动画电影的起心动念:“现在的孩子每天都一点一点地失去希望,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种现象,为了这群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我决定终生投入电影的制作。”

  台湾的孩子也如同日本一样,在繁重的功课与莫名的压力之下,属于孩子应有的好奇与热情也一天天消逝,眼睛里的光芒也一天天黯淡下去。或许这就是我写这些文章的主要原因吧!

  当蕴慧知道我正在整理过去十多年来零零星星的纪录,将有关双胞胎女儿的文章集结成册时,相当反对,她说:“谁会对于我们怎么带孩子有兴趣?”“我们的孩子资质普通,人家敢出书所写的孩子都是超资优的,AB宝这么平凡会不会贻笑大方?!”

  其实我的想法正与蕴慧相反,正因为我们孩子资质一般,而且我们采取的教养方式也几乎都不必特别花钱,父母也不必多能干多厉害,是夫妻都得上班的台湾普通家庭所能运用的资源、所过的家居生活,这才对大家有帮助,“只要愿意,你也可以这么做。”

  虽然我与蕴慧在大方向的价值观是相同的,但是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却有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说,我们都认为孩子的常规养成是教养最重要的核心,因此,孩子必须有规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饮料食品,这些我也都同意,但是我却觉得不必死板板的像天条一般。所以我常常在和AB宝一起出去散步时,偷偷买些垃圾饮料给她们享受一下,因为规律是必要的,但是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也应该容许小小的放纵一下吧?

  又比如说,蕴慧坚持孩子每天九点半要上床,最迟十点要入睡,同时也认为每天教的功课一定要搞懂才能做别的事情。这两个“常规”有时候是会矛盾的,A宝在小学二年级时就发现了:“妈妈每天晚上到了九点以后,就会开始发疯,声音会变得好大声!”

  或许因为我从小到大不只没有补习,也从来没有大人会检查我的功课,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有许多道理搞不清楚,许多以前该学会的功课不只当时没搞懂,甚至现在也没搞懂,可是,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我的读书习惯是“知道”自己那些地方还没弄懂,然后就把它包裹起来(放在心里)放着,先跳着往后面看下去,或许不久就懂,或许长大一点就懂,但是我不会让一个问题卡住,而僵在那里什么也动不了!

  对于我和蕴慧教养上的差异,AB宝似乎适应得很好:在妈妈面前乖乖地把一切该做的事情做完;妈妈值班或不在时,就跟着爸爸去玩耍!

  很多家庭或许会为了孩子教养问题而闹得夫妻失和或者徬徨无所适从,其实我总是觉得家长一定要放轻松,只有父母快乐自在,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正常的学习与成长。好吧,若是你还是不知道教养该从哪里开始的话,美国诗人艾蜜莉曾写过:“我老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但是我相信从爱开始绝对不会错!”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许多东西是以爱之名伪装,比如说:“面子”与“恐惧”,爱是关切,是陪伴,但不是束䌸,更不是占有,当你脱口而出:“我是为你好”时,就要当心了!

  我们常提到的“陪伴”,代表着与孩子谱写共有的温暖回忆,而童年中能保有许多如此的记忆,其实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了!

摘自:《教养可以这么浪漫》野人出版社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十年前,一位有远见的母亲带着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由衷钦佩、对学习永无止境的热爱以及传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儿了?如今,走进百货商店的玩具通道会让你吓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灯光向你闪烁着,预先录制的声效在空气中噼啪作响。一切都过于张扬和夸张,到处都是醒目的商标。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儿了?孩子们对世界最初体验的那些健康又美丽的玩具在哪里?好在它们仍然存在,只不过比以往更少见到。这里列出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玩具清单,这些玩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想像力、乐趣、创造力以及与美好现实联系的体验。
  • “为什么要生孩子?”,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给我们的人生与家庭带来哪些快乐与好处,这些也许更真实一些。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