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浅谈小儿急性阑尾炎

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学中心小儿外科主任黄振盛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阑尾位于右下腹,小肠和大肠的交接处,似蚯蚓状,一旦发炎,称为阑尾炎,即俗称的“盲肠炎”,据统计,男生一辈子会得到阑尾炎的机会约8.67%,女生的机会约6.7%。这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500年前就已被提出,1939年病理学家Wangensteen提出阑尾内腔形成阻塞而造成后续发炎反应的学说,阑尾切除术自此形成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今日在各医院的统计,阑尾切除是最常见的紧急手术,好发在10至30岁间。

  然而阑尾炎发生的确实原因仍然并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阑尾内腔阻塞是主要原因,粪石(粪便的硬块)、寄生虫感染,以及淋巴腺的增生,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己开发国家发生率高于未开发国家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系,例如:常吃纤维少、低渣的食物。在2001年的文献报告指出有阑尾炎家族史的后代罹患阑尾炎概率高于没有家族史者。

  阑尾炎发生初期时,常合并恶心及呕吐,所引发的疼痛是转移痛,大多会发生在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因而在症状初期,和肠胃炎极为相似,常被民众或医师误认,导致延误就医。随着病情进展,发炎逐渐加剧,进而刺激右下腹位置的腹膜,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当阑尾内压过高最后造成阑尾过于肿涨坏死而穿孔破裂,并发腹膜炎及腹内脓疡,甚至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小儿阑尾炎难诊断的原因在于幼童不会表达疼痛,也不会描述疼痛转移的特性,不易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正确诊断,再加上小儿阑尾壁较薄、腹内大网膜不发达,不易形成包裹阑尾的效应,所以在发生阑尾炎24至48小时后可能发生阑尾破裂及腹膜炎,数年前我曾统计过林口长庚儿童医院一年所执行的小儿阑尾炎手术,63%已破裂,远高于成人的比例,原因即在此。

  小儿阑尾炎的表征为何?初期可能表现出腹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佳,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患儿通常还会表现出弯腰(或向右侧弯),拒绝走路或动作缓慢等特征,及可能伴随轻微发烧现象,然而阑尾炎更进一步形成穿孔破裂及腹膜炎时,发烧常超过摄氏39度左右。当形成腹内脓疡时,患者可能发生肠阻塞现象,产生严重的呕吐、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现象。

  治疗方面:早期诊断,迅速手术切除,术后抗生素治疗是不二法门。一般而言,单纯性阑尾炎经外科手术切除后,再加上短期抗生素的使用,只需要住院三至四天左右,愈后良好。但若是“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可能需放置引流管及合并强效抗生素治疗,常需住院七天以上,术后并发症在前者约为1.2%,后者约为 6.4%,常见的并发症有伤口感染、肠阻塞、腹内脓疡,在女生可能因骨盆沾黏增加不孕机会。

  近二十年来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蓬勃发展,也用于阑尾炎切除手术,手术仅需在肚脐及下腹部切开三个0.5至1公分的切口进入腹腔,利用微型内视镜器械进行阑尾切除,相对于传统右下腹手术有以下优点:1.伤口感染率较低 2. 手术后较不疼痛,能够及早下床及活动,缩短住院日数,小儿课业影响较小,父母也可尽早返回上班。3手术后肠胃排气快,可早日进食。4.伤口小且美观,不必拆线。5.手术中可检视腹内其他脏器,如遇腹内脓疡时,可以充分引流冲流。6.手术后肠沾粘概率较低。
  在急诊室内常见到当小孩子肚子痛时,父母亲的心也会跟着痛,恨不得替孩子生病,如何面对阑尾炎和替小孩选择效果良好、较不疼痛的治疗方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无疑的是一个好选择。(摘自《台北医学大学健康快递e电子报》)◇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