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傀儡戏三代传人薛荧源 将偶戏表演推向国际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二十二日电)高雄“锦飞凤傀儡戏剧团”传承自中国大陆泉州傀儡系统,历经三代,保留传统戏剧思维,现任团长薛荧源更以现代剧场理念将传统傀儡戏提升至表演艺术层面,开拓台湾傀儡戏不同面相,更将傀儡戏表演艺术推向国际舞台,赋予传统偶戏新的生命。

“锦飞凤剧团”创始人薛朴当年习艺于唐山傀儡戏大师蔡因,习艺有成后,于1920年自组“锦飞凤剧团”。薛朴当时集掌中戏、傀儡戏于一身,由于技艺不凡,所到之处莫不轰动,当时也被尊称为“朴师”。

“锦飞凤剧团”父子相传延续不断,继薛朴后,其子薛忠信自小承其戏剧精粹,使傀儡戏剧团在其领导下更为扬名,并受邀至电视台演出,也数次获文建会、各县市地方政府邀请,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演出,深获好评,“锦飞凤”因此声名大噪。

薛荧源为“锦飞凤”第三代团长,从小跟随父亲南征北讨各地演出,耳濡目染下颇有天分,十二岁起父亲就开始传授傀儡戏技艺,1993年,其父病故后,接下团长重担,时年二十五岁。

薛荧源继承薛朴、薛忠信的表演艺术理念,为求艺精,更远渡异域习艺,几年下来略有可观成绩,全台各地演出邀约不断,也经常办理巡回公演、教学,并多次代表台湾出国参与国际性艺术节演出,为文化外交写下光荣的一页。

薛荧源有感于台湾傀儡戏因保有浓厚的宗教仪式色彩及神秘诡异形象,加上傀儡戏学习不易,乏人问津,长久以来在表演艺术领域中,一直处于弱势,且有失传之虞,为不负家传志业并延续台湾傀儡戏生命,于是打破“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行规,在高雄县阿莲乡开办教学研习,并招收首批女徒弟,让这项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薛荧源更跳脱传统戏剧思维,以现代剧场理念,将傀儡戏从宗教演出扩展至文化艺术层面,除努力加强表演技艺外,更积极致力于傀儡戏的传承与推广、学习与创作,为求艺精,还年年远渡异域习艺,经多年努力,除在全国各地邀请演出外,也经常办理巡回公演、教学、研习及展览。

“锦飞凤剧团”2000至2008年连续九年获选为高雄县杰出演艺团队、扶植团队,并多次受邀出访美国、匈牙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大陆,参与国际性艺术节的演出,深获好评。

薛荧源说,平时的教学、研习活动由其夫妇担纲,但如遇公演需增加操偶师傅,且要有后场锣鼓、乐师,则请社区有经验的操偶人士协助,或由国光豫剧队支援后场师传。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欣赏傀儡戏,“锦飞凤”委托编写现代剧本,也使用穿着时尚服饰的傀儡戏偶,加上绚烂的灯光,赋予传统偶戏新的生命。

薛荧源表示,他致力将傀儡技艺传授喜爱者,太太张雪香也夫唱妇随成为亲密的艺术工作伙伴。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三十多人上场的大型傀儡剧演出,一圆偶戏美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