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梁中西医园地】类固醇在红斑狼疮治疗上的应用

邓正梁(中西医师,现任天明内湖中医诊所院长)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肾上腺皮质荷尔蒙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所有荷尔蒙的总称,多由胆固醇演变而来,其基本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故也称为皮质类固醇。

类固醇,也称为‘糖皮质类固醇’,是强有力的抗炎剂,对各种发炎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迅速减轻发炎初期的渗出、水肿、微血管通透性、白血球及吞噬反应等现象,从而减轻发炎的红、肿、热、痛等表现,还可抑制发炎后期微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殖,抑制肉芽组织形成,因而可抑制纤维化,减轻组织黏连及疤痕形成。糖皮质类固醇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对人体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都可抑制,可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并能破坏参与免疫的淋巴细胞,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复合物的组织损伤作用。糖皮质类固醇还可作用于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根据糖皮质类固醇制剂不同的生物作用可将其分三类:长效、中效以及短效。

在临床上对红斑狼疮的治疗常选用短效的糖皮质类固醇荷尔蒙,因其对人体干扰较小,不易造成肾上腺萎缩,有利于病情稳定后的类固醇停用,减轻了服用类固醇后并发症的程度。

类固醇用药方法可分为:

一、连续给药法:

每日分次内服,对严重的患者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二、间歇给药法:

其法为每周用药3天,停药4天;亦可采取隔日1次给药法,即将2天的药量1次给予。根据荷尔蒙分泌具有生物节律性,每日上午6~8时左右血中肾上腺皮质荷尔蒙浓度为最高,故一般于服药当天上午8时顿服,则可达到高疗效而不良反应小。

三、脉冲疗法:

即在短时间内静脉滴注大量类固醇的方法。对于急性暴发性红斑狼疮经常规口服剂量类固醇治疗无效者,可应用脉冲疗法。这种方法可获得普通给药法难以达到的疗效。一般药物多30~60分钟滴完,连用2~3天。或隔日1次,连续2~3次为一疗程,可多次重复使用。此法的优点为疗效高、收效快、不良反应少,治疗后类固醇的维持剂量较小,症状缓解期可望延长。

据观察,对于一般的SLE患者,多采用每日服药法,它比隔日给药效果为佳。

临床上用药的原则为足量开始,一开始用药剂量就要足够,以能控制病情为准,不要从小剂量逐渐增加达到有效为止,在用药治疗收效后可逐渐减量,原剂量大时可减得快些,剂量小则应缓慢地减,减到一定程度时,应寻找最适合个人的最小维持剂量,从理论上讲,应比正常人每日分泌皮质荷尔蒙量略高,若在减量的过程中发生“反跳”,即病情突然恶化,则需要马上增至原药量或超过原药量以控制病情。

当药物维持量已降至正常需要量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病情稳定,估计停药治疗后无病情反复发作者,可停药治疗,但应密切观察。

如果在用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难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或并发严重的并发症,均应该改换其他的药物或者改用其他的治疗方法。在用类固醇的治疗过程中,约有20%的患者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5%-10%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 应。当类固醇用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更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包括:

一、代谢功能紊乱:

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高血脂症,脂肪肝,肥胖症,动脉硬化,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皮肤出现紫斑,组织松弛,肌肉无力萎缩,皮肤萎缩,还可有浮肿,高血压,酒朝鼻,性欲异常,阳痿等。

二、内分泌紊乱:

患者可出现多毛,甲状腺功能减退,青春痘,女性还有月经紊乱,闭经等。

三、感染:

糖皮质类固醇抗炎而不抗菌,可降低免疫力,有利于细菌、病毒、真菌的生长、繁殖和扩散。

四、消化系统的溃疡:

糖皮质类固醇可使胃酸及胃蛋白脢分泌增多,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因此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胰脏炎,甚至出现消化道的穿孔,还可有食欲亢进的现象。

五、库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

长期使用大量的糖皮质类固醇,可导致人体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肥胖、月亮脸、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

六、神经精神症状:

可出现兴奋、多语、激动、失眠,有些患者可诱发精神病、癫痫发作。

七、血液系统异常:

可见红血球,白血球和中性白血球及血小板增多、嗜酸性白血球减少等等,易发生血栓及出血倾向。

八、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类固醇使用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呈正比,患者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长期可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

九、眼部并发症:

可见眼内压增高白内障、青光眼。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尤其儿童,大剂量还可导致畸形。

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萎缩:

长时期应用,使体内糖皮质类固醇的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可影响下视丘及脑下垂体前叶,进而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十一、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

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病情基本得到缓解时,若药物减量过大、过快或突然停药,可使原来消失的症状重新出现或加重,这种现象称之为反跳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对类固醇产生依赖作用或病情没有被完全控制所致。

由于有以上的不良反应,因此有严重的精神病,严重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中度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压,库欣氏症候群,以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应慎用糖皮质类固醇。

尽管类固醇的副作用很多,但是类固醇仍永远为治疗的核心用药,没有任何药物目前可取代类固醇的地位,而中药‘雷公藤’虽与类固醇一样有特殊良好的疗效,但是副作用更大,不能长服。◇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