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锣鼓阵开道 敬字亭字纸灰放流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6日讯】客家祭仪 祈求河水不绝

〔自由时报记者苏福男/美浓报导〕美浓镇极具文化特色的广善堂“迎圣迹、敬河神”活动,昨天锣鼓喧天热闹登场,五位穿着客家传统蓝衫的妇女,以竹担挑起敬字亭的字纸灰,毕恭毕敬地送到美浓河畔放流,祈求来年庇护河川水流不绝。

敬字亭又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古时纸张取得不易,纸张多用于书写文字或绘画,为凸显万物皆有灵性,敬重文字精神,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供人焚化字纸,文风兴盛地区每年并定期举行焚化纸张典礼。

台湾早期六堆地区庄头巷尾广设敬字亭,每年盛大举办送字纸灰祭典,成为当地文化特色,但随着社会型态转变,目前仅剩下美浓地区和梓官乡善化堂、大社乡明毅堂仍保有送字纸灰仪典。

美浓地区现存至少二十座以上敬字亭,多分布在庙宇、村庄周边,其中,广善堂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天公生当天,依例举办送字纸灰祭典最具代表性。

今年广善堂“迎圣迹、敬河神”活动,昨天上午八时锣鼓喧天登场,两名手执凉伞、凉扇的长者在神坛前交换单跪请神,随后由客委会主委李永得等人代表上香,由锣鼓阵开道,长达数百公尺的恭送圣迹队伍,以步行方式浩浩荡荡护送字纸灰至三公里远的美浓河畔放流。

恭送圣迹队伍中,五位穿着客家传统蓝衫的妇女,以竹担挑着敬字亭一年来焚烧的字纸灰,福安国小也动员一百多名学童观礼传承。

这项把字纸灰倒入河中的文化祭典,曾引起环保单位以“污染水源”开单告发的争议,李永得表示,送字纸灰祭典对客家文化极具意义,绝对有举办的必要,客委会将居中协助化解传统文化与环保议题的冲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