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物华天宝 台湾故宫精品惊艳艺术之都维也纳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5日报导】物华天宝─惊艳艺术之都维也纳专题报导 (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二十五日电)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精品再度出国推展“文化外交”!“物华天宝: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精品展”二十五日在维也纳登场,展出故宫一百一十六元件精品,展期至五月十二日。故宫珍藏、从未出过国门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和明宣宗的肖像画也首次出展,要让“艺术之都”为之惊艳。

“物华天宝”交流展精选出一百一十六元件珍品,虽然量不如前几次出国展览动辄三、四百件的展品的规模,但展品是以“质”取胜。故宫院长林曼丽认为,“奥地利本身就是精致优雅、文化素养极高的国家,人民的艺术品味很高,故宫以此和以往交流展作出区隔,是以精巧展品的呈现为主要”。

故宫器物处处长邓淑蘋指出,“物华天宝”的选件标准是“源远流长、融合创新”,展品整体涵盖五千多年华夏文化的古文物,其中以器物为大宗,共有八十八元件,其次为书画二十三件,另有“四库全书”、“手写本藏文大藏经”等图书共五元件,共一百七十九单件文物。

其中乾隆元年由画院的五位画家合作绘制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是清宫院画的代表作,这次是首次出国,另外明宣宗的坐像图及他亲笔绘制的“戏猿图”、宋宁宗亲笔题诗的马远“山径春行”、乾隆皇帝命玉工按照铜熊的模样雕琢的玉熊等,都是备受瞩目的明星文物。

精美的展品除展现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并呈现华夏文化的活力在数千年历史洪流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创新发明所孕育出新的文化面貌。

展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距今五千五百年的红山文化玉鸟,这是只具有神力的玄鸟。

“物华天宝”许多件展品都与象征吉祥与帝王的龙凤图腾有关,包括商末的玉饰、元代的凤柄杯、明朝的青花龙纹天球瓶等,明宣宗、清高宗两位皇帝的画像中也可见到龙凤图腾的表现。

以宋朝汴京人文活动为题材的“清明上河图”因为是第一次出国展出,在展品中最受关注。“清明上河图”全长约十一公尺,展开相当壮观,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为完整呈现“清明上河图”,煞费苦心,特别设计一个独立展出空间。

故宫书画处长王耀庭表示,这次出展的清明上河图是“清院本”,也是院藏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挑选展出“清明上河图”,除了因为是故宫珍藏,也考量四年前故宫文物曾在德国展出,因德奥地理接近,避免展品重复,因此特别请出从未出国的“清明上河图”,要让欧洲人士惊艳。

“清明上河图”代表着十八世纪的民情风土、也代表清代宫廷绘画的高峰。经过三、四百年的保存,这幅画的保存状态良好,王耀庭说,“国人不用疑虑,这是一幅‘健康’的画作出展。”

“物华天宝”交流展,故宫选件的范围非常广泛,以呈现中华文化演变的大体样貌为主。上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玉鸟”、山东龙山文化雕有老鹰花纹的“玉圭”、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到宋朝的汝窑、明清时期的青花、斗彩等等,均涵盖在内。

比较特殊的是,展品中有从中亚、西亚传入的“玉辟邪”、“玉角形杯”等造型的器物,及北印度传进中原的玉碗等,它们都是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林曼丽强调,“五千年的中原文化,并不只有汉民族,它还有来自中亚、西亚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内容。汉民族将此融合,并加以改造,这段文化交流的历史,值得被提出来认识,如同现在我们从事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一般,彼此间有相互的影响。”

林曼丽希望这次“物华天宝: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精品展”在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登场,不但让艺术之都能领略中华文化之美,也让东西文化再度产生璀璨的火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