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6岁儿童佝偻症易跌 均衡营养获改善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小儿科周言颖医师表示,人体缺乏矿物质会导致骨骼的矿化不良,若发生在成长中的孩童,会造成生长缓慢、骨骼变形等情形,称之为“佝偻症”。(成大斗六分院提供)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6岁大的小明,最近两个月来走路越来越不稳,容易跌倒,经由学校老师转介至成大医院斗六分院小儿科就诊,小明身高体重皆小于第三百分位,下肢呈现明显X型腿,在排除神经学状况并做了详细的评估和检查后,确定诊断为营养性佝偻症。经由饮食的调整及补充维生素D后,小明的生长曲线逐渐回复至正常范围内,体力明显进步不再容易跌倒,下肢弯曲情形也逐渐改善。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小儿科周言颖医师表示,人体缺乏矿物质会导致骨骼的矿化不良,若发生在成长中的孩童,会造成生长缓慢、骨骼变形等情形,称之为“佝偻症”。造成佝偻症的原因主要可分为营养性佝偻症、遗传性佝偻症及低磷性佝偻症。

佝偻症的临床症状包括:生长迟缓、手腕及膝盖等骨端扩大、下肢弯曲呈现O型腿或X型腿、胸廓肋骨出现佝偻症串珠、骨头易疼痛、肌肉无力容易跌倒及发生自发性骨折。

周言颖医师指出,佝偻症的评估和检查包括了病史询问及理学检查。进行营养评估看饮食中的钙、磷和维生素D之摄取量是否足够。实验室检查包括抽血检查钙、磷、副甲状腺素浓度、血中碱性磷酸酵素、维生素D数值等,以及尿液检查肾脏再吸收情形。影像检查会看到骨骼弯曲变形,生长板有磨损状及杯状,若怀疑遗传性佝偻症之患者须进行基因检测看是否带有相关之基因突变。

佝偻症的治疗需依病因给予相对应的治疗。营养性佝偻症需要给予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钙、磷。低磷性佝偻症则需补充口服磷酸盐及活性维生素D,近期亦有FGF23的单株抗体的治疗。治疗期间须定期追踪血中钙、磷以及血中副甲状腺素,以及生长、X光骨骼改善状况,以调整治疗剂量。严重骨骼畸形者,需配合骨科医生矫正或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营养性佝偻症?台湾儿科医学会建议纯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宝宝,从新生儿开始每天给予400IU口服维生素D。使用配方奶的儿童,如果每日进食少于1000毫升加强维生素D的配方奶或奶粉,需要每天给予400IU口服维生素D。

周言颖医师建议,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可来自食物或皮肤经日照自行合成。而食物为重要的维生素D来源,特别是鱼类及添加维生素D的乳品。含钙质丰富的食物,除了鲜乳和乳制品外,可考虑高钙豆制品,以及芝麻和深色蔬菜等,另外建议可避开紫外线强烈之时段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