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巿风险升高 IPO让投资人倒胃口

标签: ,

【大纪元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综合报导)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使全球股市自去年起由红转绿,但亚洲的投资者依然能在蓬勃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获利,但今年以来亚洲的景象竟与一年前有鲜明的对比。同时,全球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也呈现萎缩的趋势。

亚洲IPO市况凄凉

据商业周刊报导,全球流动性崩溃已对亚洲首次上市股票交易有重大的影响,香港截至二月中,只有新传媒控股集团一档新股上市,发行市额仅1,310万美元;相对在2007年2月中,香港就已有四档新股上市,发行市值5,120万美元。所幸,19日又新增一档新股地钻机生产商宏华集团发行的新股达4.8亿美元,使香港垂危的首次公开发行市场重现生机。

新加坡的新股发行情况亦很萧条,今年前六周,仅三档新股上市,市值2,3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有四档新股上市,市值2亿8,300万美元;而日本的情况更凄惨,从去年的6亿5,900万元下降至3,740万美元。

据汤玛森财金资讯机构(Thomson Financial)统计,亚洲今年至2月15日止共有45档新股上市,去年同期则有54档,而今年的发行市值84亿4千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少20%,其中规模最大的印度信实电力(Reliance Power)发行金额达30亿美元,但随全球股市的不景气,已跌破发行价,在当地及亚洲股市引发不小的骚动。

在统计数据之外,还有多家企业暂停原预计进行的上市计划,包括中国的百货商店运营商茂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太阳能晶圆制造商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印度的Emaar MGF Land及Workhardt Hospitals、菲律宾的宿务太平洋航空等。

即使股票首次公开募集的情况不乐观,但对亚洲资金流动性的打击尚不如上次在2001至02年间股市危机的程度,而且,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的股市在国内机构投资人及散户的支撑下,还能维持住成长的能量。

投资人怯步 全球IPO萎缩

据金融时报报导,汤玛森财金资讯发布的新资料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内,全球计有62件合计214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集计划遭到搁置,几乎达到已发行金额的两倍,搁置量创下该机构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额度,也比去年撤回的15亿美元高出许多,突显出信用市场崩盘已使股市投资人的信心受创。

2007年全球首次公开募集金额刷新最高纪录,在过去,1月份的发行量通常会偏低,但今年二月却成为1992年以来第一个新股发行量比1月低的月份。

今年前两个月计已公开幕集133亿美元,其中有84.7%来自新兴国家,最大的一宗是中国铁路建设公司三月将在上海及香港同时挂牌上市,原预计将募集54.4亿美元,但据上海证交所的一项声明指出,发行量将比原计划股数减少12.5%

今年有34件首次公开募集案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的发行公司,但其中最大的一件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行机构美国威士公司(Visa Inc.),预计将发行的金额高达188亿美元。

美商美林证券的分析师指出:“当投资人的风险趋避倾向升高及市场波动大时,IPO的需求将完全消失,投资人将不再积极购入首次上市股票,或只能接受相当低的价格。”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副财长:基于开放经济政策欢迎主权基金
工业电脑厂买库藏股 诉求具投资价值
化工生技公司买库藏股 股性多活泼
柯美月:全球股灾 保守理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