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了孩子什么

陈嘉莉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依依刚上小一,身材瘦小但很结实,皮肤黝黑健康,活脱脱是个小黑美人儿,个性直率,有话直说,个性直率爽朗,讲话不稍修饰,有时得罪人还不自知,惹得同学有时生气不愿意和他作朋友,但依依就是像个管家婆,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同学对他是又爱又恨。

小一上半天的课程,依依的爸妈是生意人,时常东奔西跑各地,爸妈不在家的时间,由奶奶照顾依依。
爸妈觉得英语是未来迈向成功的一项利器,将依依送进美语补习班,下午时间让依依完全沈浸于美语教学,爸妈希望依依能成为道地的英语使用者,但依依似乎对英文兴趣缺缺,尤其面对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简直如看天书,有看没有懂。

但依依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耍,将学英文视为次等重要,第一优先是交朋友与玩耍,依依的英文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点糟糕,补习班几次的考试,依依皆是挂车尾,不然就是挂蛋演出。老师对于依依不喜欢英文,好像无能为力,并没有了解依依的问题,只是不停地为依依做加强课程,要求依依背更多的单字和越来越多的回家作业。

一次期末考前,依依在考试前尿裤子,老师为之惊讶且生气,责备依依故意使出这种招数,企图博取老师和爸妈的同情,借此逃避考试,老师还画蛇添足告诉依依的爸妈,依依故意尿裤子,使想借机逃避考试,根本就是缩头乌龟的心理,爸妈听信老师的解释,回家痛打依依一顿。

被痛打一顿的依依,学习情形没有转好,反而每况愈下,依依在课堂上作怪,搞得老师无法顺利进行课程,甚至连中文作业也草草应付,行为也出现问题,和老师顶嘴,欺骗老师作业没带,不愿意配合老师,常和同学争执口角,怂恿同学逃课等等,变本加厉的依依让老师更加头痛,补习班老师最后没有办法教导依依,将依依退学,爸妈因为依依被退学的事情伤透脑筋,妈妈决定辞掉工作,专心照顾依依。

没想到事情却出现奇迹般的转变,依依自从不上补习班,下课回家,妈妈陪着依依写作业、阅读,甚至妈妈和依依一起复习学校的作业,依依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逐渐消失,妈妈和依依深谈后,终于了解依依的想法。

依依在英文补习班相当不快乐,老师每天都在考试,而且规定一定要考满分,依依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考满分,而且对于每天的考试无法接受也不能适应,尤其尿裤子事件,老师不相信依依,认为他的紧张焦虑都是虚张声势,让依依很受伤,觉得老师一点都不相信他,只是一昧地怀疑他指责他,所以依依变得讨厌英文、讨厌老师。

依依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沟通后,妈妈对依依觉得很抱歉,以往爸妈过于忙碌,只听信老师的话,没有实际了解依依的想法,当依依有不好的行为,没有了解原因,只是责骂依依,痛打依依,依依不相信老师,不相信爸妈,走投无路,故意表现不好的行为冀求引起大人的注意和重视,依依的妈妈后悔自己的粗心和漠视,幸好妈妈和依依深谈之后,了解事情的真相。

我一直相信孩子是纯洁无暇地降临人世,孩子会有什么颜色,完全取决于成人,孩子是成人的翻版,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观察孩子仿佛是成人照镜子。成人责怪孩子之前,回过头思考,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就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是美好的样子,先思考我们是否给了孩子美好的未来?

成人过于心急和莽撞,总以为把所有的东西丢给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了,但成人是否认真地思考,你给了孩子什么?你给的孩子的是正确的吗?你给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如果在责备孩子之前,成人先想想这些问题,是否你就不忍苛责孩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经有人说:“教育是心灵改造的工作,而教育工作者就是改造心灵的推手与执行者”。对于心灵改造的重大工程充满的憧憬与热情,多么伟大的名词,教育是多么伟大的一件工作。学生时的我对于老师肃然起敬,尊重、景仰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成为教育工作者后,时代潮流的变迁,世俗价值观念转变,教育工作者已经不再有伟大的光环,教育工作者也非令人称羡与受人敬重的工作,自己与同事常调侃教育工作者简直是高级的服务人员。
  • 人往往会觉得我为别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对别人那么好,为什么别人都不领情?或许我们对别人的好,并不是他想要的,不要自以为觉得是为别人好,而一厢情愿的做,别人不接受反而埋怨别人,如果我们真正能替对方设想,是否先了解别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那么人际间的互动将会减少尴尬 ,也能更加合谐。
  • 小武的父母亲希望老师教导孩子,却又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不希望给小武太多的要求,家长不接受孩子犯错的事实,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对的,别人的孩子是错的。小武的父母亲不相信老师,又要求老师教育孩子。既然家长对老师持着怀疑的态度,孩子又怎么能相信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
  • 如果本来是一番美意,希望孩子多学一些才艺,未来比人强,可是孩子早负荷不了,没有人听见孩子投降求救的声音,这责任该归咎于谁?
  • 记小学时期学习写字,不只老师教我写字,回家连爸爸妈妈也聚精会神地纠正我的握笔姿势和写字的笔画。爸爸写字端正有力,他说字代表了一个人,字端正整齐,代表此人的心志刚正不阿。
  • 云庭请假一个礼拜,云庭妈妈说云庭感冒得很严重,无法上学。一个礼拜后,云庭回来上学,变得沉默不说话,点心和中餐吃得很少,活动量突然减少,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不和其他幼儿说话,尽管幼儿找她一起玩积木,云庭也面无表情,连云庭的好朋友萱齐找她聊天,云庭一个人独自发呆。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