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路安全、网路交友、网路色情陷阱”征文创作比赛

远离电玩梦魇

教师组─佳作
陈美华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庄××,出来!”一群国中生在教室外探头探脑的叫嚣着,自己手中的一口饭还来不及送到嘴巴,便连忙走到教室外一探究竟。或许是要找的人没找着,或许是见到老师从教室走出来,只见那群国中生径往厕所处走,而楼梯的那头又陆续有国中生往这边走来,心想不对劲赶紧叫班长到训导处找老师来帮忙。

一边吆喝着学生快进教室午休,没有老师许可不可以随意出教室,一边则请几位同学尽快找回庄某。原本留在教室的一群黄毛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还以为有热闹可看,殊不知事态严重,老师一颗心已七上八下了。

只记得当时见到一个个块头又高又壮的国中生,心里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只想问其来意,保护自己的学生,便喝令住叫嚣的国中生,只见其一脸凶狠,一副责问的口气要庄某说明白讲清楚“为何要打他弟弟,为何盗用其账号,窃其宝物?”心想又是玩线上游戏惹出来的大麻烦。

把班上相关的学生送到训导处,待处理到一段落回到教室,绷紧的情绪才得以松懈,此时见到桌上冷冰冰的午餐,早已食不下咽了。

自己曾一次又一次的告诫孩子,玩线上游戏要极为小心,先前才因班上同学的账号、密码交换使用,衍生出许多问题,再三提醒孩子们,言犹在耳,今日又发生为了网路游戏中的宝物,而殴打同学的事件,真是令人心痛,真不知孩子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事件的当事人有来自健全家庭的孩子,平时表现中规中矩,父母管教严格,当听到孩子为了玩线上游戏竟然去偷别人宝物,还把对方叫到厕所痛打一顿,气得眼泪直流;有来自单亲家庭,家长无暇管教,孩子做了什么事也不清楚;也有的家长是和孩子一起玩,孩子玩到三更半夜也不以为意,隔天到学校上课还睡眼惺忪,老师提醒父母亲要留意孩子上网的情形,还觉得老师大惊小怪。

记得同事的小孩原是个自主性很高的孩子,学业、生活从不需大人操心,可是上了高年级后沉迷于线上游戏,只要妈妈前脚一出门,他随之溜进妈妈的房间上网,大玩特玩。起初妹妹会向妈妈告状,但终究抵不住电玩的诱惑,兄妹俩联手骗妈妈。

妈妈得知后,先是电脑设密码,接着拔掉电源线,后是房门上锁,但是孩子依然如故,不仅没有自省能力,还不断的想出破解的方法,自己找电源线接电脑、自己复制钥匙,不把自己的聪明用在正途上,自己已犯法了却浑然不知,终日竟想些邪门歪道,气得妈妈差点儿失去理智,拿起菜刀往儿子身上砍,坏了自己的心性。

课堂上,每每和孩子谈到电脑时,都会发现父母亲喜欢把“玩电玩游戏”当作奖励,尤其是月考成绩不错时,玩电玩游戏便成了最佳的奖励品。相信玩过电玩游戏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电玩游戏的画面总是在脑袋里消除不去;就算身边没有电脑,心里也是整天都在玩电玩。

一旦电玩玩上瘾,就不太喜欢与人互动,人也会渐渐孤僻;更糟的是孩子开始和朋友比赛分数、等级、宝物时,其所耗费的时间就更吓人了,这时游戏不再是游戏了,而是剥夺时间的元凶、是控制灵魂的恶魔。电脑的发明应是帮人类工作,而发展至今却成了控制人类的魔了!

在此奉劝为人父母者,在孩子还未体验到玩电玩游戏的滋味之前,就要让孩子体验生活中其他更有趣的事;当孩子有好表现时,不妨拨时间陪孩子到户外做做活动,去打一场汗水淋漓的篮球、去听一场难以忘怀的音乐会,去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千万不要再以玩电玩游戏做为奖励品了,让孩子真正远离电玩的梦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有一点年纪所以对电脑是有一点恐惧的,对于如何操作,电脑本身里里外外是啥样一点都不想了解,更别说学习了,可是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迁,我不得不接受电脑介入我的生活,我像看外星人登入一样看着电脑组装安置完成,有着呵护昂贵器材的用心宝贝着电脑,更是对小孩三申五令不可以乱动电脑,就这样电脑成了我们家的一员了。
  • 虚拟实境的天地,易让人分不清网路与现实生活的份际。不独青少年会沉迷其中,也有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或成年人染上大门不出的恶习,整日守在网路边境。是故,在担忧或恐惧网路成瘾,或是害怕网路色情与陷阱诱惑之前,应先留意自己的现实生活是否出了轨?是否乱了方寸?那颗坚定不移的“初心”,跑哪儿去了?


  • 那晚,你哭着对我说:“我不要再相信网路交友了!我讨厌男人!我要换掉MSN、我要拔掉网路线、我要闭门读书、我要当上律师把男性全部……”你吸着鼻涕忍着泪水的声音听起来让人特别难过。守在电话的那一头,你抽咽地断断续续说起你和他相遇的经过,他怎么称赞你、怎么迎得你的信任、怎么慢慢填补你害怕受伤的心房,却又再怎么样把你从云端摔到谷底……

  • 2月12日是澳洲网路安全日,澳洲互联网行业协会(IIA)借此机会向澳洲互联网民呼吁保护个人网路安全。
  • “老师!我好想睡觉!昨晚玩线上游戏,玩到半夜二点。”每次勉励学生用功努力,有时会听到某些学生这样的回答……。辅导青少年沉迷网咖之最佳对策,就是教育,也就是网路道德教育。
  • 刺眼的电脑萤幕,伴着泛黄的书页,极地的风光流泻而出。在南极半年黑夜中的企鹅,只有凭着炫目的极光辨视着这片曾经熟悉的大地。她叹了一口气,一饮而尽眼前这杯香醇却又酸苦不堪的咖啡,随即推门而出,迎向一次生死未知的约会……
  • 孩子跟着的是我们的脚步,或许真正该自省的是我们,我们给孩子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环境,让孩子会选择沉迷网路游戏、热衷网路交友更甚真实的生活?
  • 当柔柔发现先生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对孩子没耐性时,柔柔以为先生是长期作息不正常、睡眠太少所致,所以情绪比较容易浮躁,她就开始劝先生回家后少碰电脑、减少上网时间,但先生把她的话当耳边风。好几次的摩擦,都因此而起,而先生依旧故我。
  • 年假是拉近亲子关系好机会,顺便了解孩子上网及网路交友状况。如果孩子遇到网友怪怪要求,专家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加强数位素养,让孩子认识网路可能的安全警讯、风险,且对网友过分要求学会坚定说“不”,以及适时找身边大人求助。
  • 学龄儿童通过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其他设备来上网。他们喜欢上网观看视频、玩游戏并与亲朋好友建立联系,或在互联网上做学校和家庭作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