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最大琉璃公共艺术 光之穹顶坐落高捷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3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四日电)全球最大琉璃公共艺术作品“光之穹顶”坐落高雄捷运“美丽岛站”,三月七日将揭幕与世人见面,意大利裔艺术创作者水仙大师(Narcissus Quagliata)将大港埔与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用敏锐敏感的心,表现在“光之穹顶”,映画出高雄人与生命的故事。

高雄捷运O5/R10美丽岛站公共艺术“光之穹顶”(The Dome of Light)落成,总统陈水扁将于三月七日为这项全球最大琉璃公共艺术作品揭幕。

高雄捷运公共艺术推广小组顾问周瑜珠表示,“光之穹顶”是全球最大单件 (one piece)玻璃艺术创作,水仙大师以三年时间亲自监造的作品,已装置在高雄捷运红橘两线交会点的“美丽岛站”的地下穿堂的圆型穹顶。

水仙大师出席今天在台北举行的记者会,向媒体说明创作原想和介绍“光之穹顶”。他说,“光之穹顶”直径达三十尺面积为六百六十平方公尺,穹顶创作主题分成四大区块 (quadrant),共有十六个小区块,一千二百五十二扇窗,每面窗有二至九片“窗面”,每面窗面有三至一百片玻璃镶嵌而成,艺术制作工程规模庞大。

水仙大师集毕生创作的经验,汇聚各类玻璃艺术经典及制作方式,将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特殊玻璃原材料,加上自己研发三十多年的制作技术融合在此钜作中,同时也将大港埔与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用敏锐敏感的心,映画出高雄人与生命的故事。

周瑜珠介绍指出,水仙大师擅长探讨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各种微妙的关系,在这项作品中他充分发挥六十多年来所累积深厚的人文艺术涵养。在四年的创作期间并详细观察台湾政治、社会、艺术、经济发展、食衣住行,以及意识形态,最后以“包容”为主轴,从生命起源的那一刻开始讲起,以水—生命的孕育、土—繁荣与成长、光—创造精神、火—毁灭与重生等四大主题,讲述人的故事。

水仙大师也说明,在这个作品中运用了中国人轮回的概念,也同时将象征男女、阴柔阳刚的概念巧妙融入于作品中。这个“光之穹顶”不折不扣是他毕生在艺术创作上,在使用玻璃为媒材的技巧上,达到光影与色彩、作品与环境平衡的境界,希望能让高捷美丽岛站成为观光景点。

水仙大师早在七零年代就是推动“建筑艺术玻璃”(Architectural Art Glass, AAG)的艺术家之一;他认为应该把艺术带到人们聚集的地方,将擅长的玻璃艺术与建筑结合,突破传统教堂的“镶嵌玻璃窗”(Stained Glass Windows)技巧,亲自掌控玻璃吹制、矿砂的调配,带出颜色大胆的风格。

水仙大师出生于1942年二次大战时的意大利首都罗马,在青少年期跟随当时最有名的超现实(Surrealist)艺术家Georgio DeChirico学习作画,十九岁时离家前往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就读并获得硕士学位。

水仙大师不仅是使用玻璃媒材为主要创作的先锋,更加上他对光学与玻璃的科学知识,使得他敢于大胆的以科技为艺术服务,四十年的经验与钻研,让他能得心应手将玻璃创作掌握得有如水彩颜料般自如,艺评家因而称其作品为“冰火交融”。周瑜珠说,美国国家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墨西哥现代艺术馆以及横滨市博物馆都有收藏水仙大师的作品。

周瑜珠说,“建筑艺术玻璃” (ArchitecturalArt Glass, AAG)是当代建筑工程结合公共艺术的热门首选,玻璃素材是光最好的导体,在人们追光的本能上用“光”作创作的工具,成为玻璃艺术成品的一部分,这个有如“液体同类的材料”,在艺术家的设计下,能把硬冷无趣的墙面,变成有如洒光耀晶的瀑布;玻璃也符合了日益重视的环保“绿建筑”及“材料回收再利用”的精神,“光之穹顶”这项前瞻性的玻璃公共艺术,势必为港都带来崭新的美学氛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