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王千源超越孙仲谋的原因

李天笑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4月24日讯】有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王千源。王千源本是默默无闻的“杜克女孩”。一场稀松平常的校园调解,随之而来的漫天辱骂、家庭骚扰和人身威胁,以及王千源惊人的冷静和越发深刻的谈吐,使这个20岁的女学生一夜间被推到世界前台。

令王千源始未料及的是,以后纷至沓来的诸多报导和评论,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世界级媒体,都竞相从王千源事件去了解中国的现状和透析民族的荣辱。王千源那封既富哲理、又带治国谋略的公开信只是一个契机。王千源事件到底说明了什么?

首先,杜克学生会和中共使领馆前后台的组织策划,CCTV倾一国之力的诬陷煽动,加上长期潜移默化的“狼奶”灌输,这三位一体的联线作业,是掀起这波民族主义浪潮和导致王千源“成名”的真正原因。当王千源跨进两派人群中调解和随后发出网络公开信时,她只不过想要大家相互容忍、理解和尊重对方。但学生会和CCTV并不在意王千源说了和做了什么。它们需要的只是找到能激起民族主义高潮的对立面和靶子。堂堂央视不是简单的跟一个女孩子过不去;杜克学生会也不会不接到指令就轰击王千源。看似王千源懵头撞在枪口上,其实这把枪一直在寻找目标。

大纪元已重头报导了杜克学生会幕后操控抗议和迫害王千源的大量事实。对CCTV给王捏造的“四宗罪”,和“最丑陋的留学生”的称呼,虽然王千源一笑置之,但其手法实在是匪夷所思,荒唐至极。其一,王千源替人在T恤上写“自由西藏”,但这不等于支持“西藏独立”。难道藏胞不该有自由吗?其二,所谓“反动藏独手势”不过是体育比赛的“暂停”手势而已。其三,所谓将“雪山狮子旗与香港区旗相提并论”之说,在王千源谈话中找不到。其四,王千源接受美国NPR(全国公共电台)采访,但这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有何两样?NPR是美国最大的非官方、非盈利电台系统,本身并无政治倾向。真是太CCTV了。

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克利斯多夫(Nicholas D. Kristof)把王千源事件比作是文革的狂热。王千源虽觉得这跟文革太像了,但她并没有怨恨,因为在中共暴政下,“大家都是受害者”。

王千源事件再次证明,中共历史总在重复自己。只不过网上的“口诛笔伐”代替了挂牌围斗“臭老九”和大字报;青岛老家遭到破坏和泼粪代替了红卫兵抄家;父母被逼下岗出走避难代替了蹲牛棚。而网络披露个人资讯的高科技手法要比人工调集档案户籍资料先进了许多。

其次,辱骂、围剿、诱骗和威胁反倒使王千源凤凰浴火重生。短短几天里,王千源的理性认识完成了一个根本飞跃。从网络公开信、自由亚洲电台采访、纽约时报采访、华盛顿邮报投稿、到大纪元几篇重头专访,王千源从一个中立的调停人和冷眼的治国论者,成为一个看清中共本质的真正的爱国者。这个迅速的转折和成熟才是真正令人惊喜和敬佩的。

其实,王千源发出要有“容人之量”和不要将西藏推出去之论,虽有大志,并未显深刻的洞察力。直到她在大纪元发出“爱国不是爱党”,分清了党国关系之后,智慧才开始闪光。

最后,了解真相后的独立思考和道德勇气才是王千源练成的关键。这不单单指她博览群书、格守家教和秉承传统。王千源在写给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谈起引发她对西藏的兴趣和转变观念的一段经历。2007年圣诞节期间,王千源曾和四个西藏佛教徒同学合住了三个星期。王千源第一次了解到西藏的风俗人情,大开眼界。西藏同学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向她展示了“生命的精神层面”,同时她也在看老子和易经。这使王千源由一个“唯物主义者”开始转向探索精神的意义。王千源也为藏人在中共统治下必须用汉语接受教育感到“悲哀”。

正是对藏人真实处境的理解和思索、道德勇气和正义感的提升、加上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长期熏陶,才能使一个初到异乡、势单力薄的小女子在4月9日看似偶然的迈出了那必然的一步,以至顶住了随后铺天盖地的狂骂而心静如水。

为中国的民主和西藏的自由而辩,可以说具有远见和勇气;能分清中国和中共,犹属智慧和卓识。王千源力量的源泉来自于精神的升华,而这也是聪明的中国人摆脱亢奋的捷径。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千源远远超越了安内守持的孙仲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民族狂热中两个女孩的故事(下)
王千源住宅遭破坏 中国学者批暴力
美版“王千源” 资深汉学家揭CSSA恶行
杜克CSSA被正式调查  承认中领馆资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